中国日报新疆乌鲁木齐7月25日电 7月25日乌鲁木齐海关助力新疆外贸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在新疆日报社召开。乌鲁木齐海关党委委员、副关长李清华,乌鲁木齐海关总检验师吐尔洪·麦麦提江出席,并介绍乌鲁木齐海关助力新疆高水平开放的相关情况、针对记者提问进一步补充完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对外联络处副处长马恒主持会议。
会议现场。图片由活动方提供
据乌鲁木齐海关统计,2025年上半年,新疆外贸进出口2808.2亿元,规模创新疆外贸历年同期新高。较去年同期增长28%,增速高于全国25.1个百分点,居全国第4位。作为“一带一路”核心区,新疆正展现出强劲的开放活力与经济战略地位。
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向西开放大通道
乌鲁木齐海关出台了《乌鲁木齐海关进一步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推动新疆高水平开发开放二十项举措》《乌鲁木齐海关出台支持农食产品出口专项行动十二项举措》《乌鲁木齐海关促进新疆跨境电商新业态发展的十条措施》等文件,为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提质农食产品出口、激发跨境电商活力持续提供海关政策红利。
海关在营造口岸快捷、高效、透明的营商环境的同时推动口岸的提速升级。从2023年首创“公路口岸+属地直通”模式改革到2024年有序开展航空口岸通关便利化改革,再到今年乌鲁木齐海关联合乌铁集团推出“智慧铁路口岸+属地快速通关”改革,大大压缩企业申报时间,节省信息人工传递以及单车物流成本。一系列改革让向西开放黄金通道的成色更足。
除此之外,随着各种政策、改革的落实,更多国际航司选择在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口岸中转货物。今年6月新疆首单航空器C检保税维修业务也成功落地,让国际航司可以享受到更高水平的维保服务。
民企扛鼎,结构持续优化
民营企业已然成为新疆对外贸易发展中的“主力军”。2025年上半年,民营企业外贸进出口达到2647.2亿元,增长29.5%、占比94.3%,对外贸整体贡献率达到98.2%。
乌鲁木齐海关深入实施“关长送政策上门”、企业协调员“点对点”政策解读机制,构建“企业出题、海关答题”的问题“清零”机制,让企业能够得到个性化的服务。目前,和田地区深加工核桃产品在种种创新机制的助力下已经实现首次出口。
乌鲁木齐海关为民营企业搭建海外平台,让民营企业能够与海外的客户对接,拓宽海外渠道和市场,将新疆优质的林果、机电更快更高质的输送到国外,让“丝路电商”焕发新的色彩。
除此之外,还出台了一系列关于通关、税政等惠企政策,解决民营企业进出口通关中的急难愁盼问题,进一步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锚定制度创新,驱动自贸引擎
乌鲁木齐海关作为建设自贸试验区的成员单位之一,承建的项目有务22项,截至到6月份,已经完成了14项,完成率达到64%。
上线新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2个特色应用项目,完成了中国—中亚区域生物安全合作管理信息平台建设以及推动保税航油加注和保税维修业务落实,目前已经累计加注保税航油突破9万吨,为航司减免税费8300余万元。
为了进一步完善制度,推动货物进出口更加快捷高效,乌鲁木齐海关对可复制可推广制度中的部分制度进行复制推广。吐尔洪·麦麦提江总检验师提到:“特别是区内自行运输、出口货物检验检疫证单‘云签发’平台等项目成效突出,为货物进出口提供了极大便利。”
吐尔洪·麦麦提江总检验师答记者问
值得一提的是,乌鲁木齐海关在制度创新方面不断迈出新步伐。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报送2批次5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属地直通”模式在喀什片区落地实施、“南疆业务集中审核中心”创新模式、进口铁路运输铜精矿“口岸+卸货地”联合监管模式、创新自驾出口商品车快速通关模式等全部入选自治区创新成果典型案例。
丝路旅窗大开 秒通关点燃跨境游
新疆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枢纽与开放门户,同时兼具壮阔的山川草原、独特的民俗文化、热情的人文情怀,吸引不少外国游客来到新疆进行一场热闹的“跨境游”。乌鲁木齐海关落实一系列政策,为前来旅游观光的外国友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进出口采用“智慧旅检”,大大缩短通关时间;利用“海关旅客指尖服务”小程序,让旅客提前完成健康申报,实现“秒通关”。同时,还设置“咨询服务岗”和“绿色通道”,及时帮助旅客解决问题,提高外国旅客的旅行体验。
李清华副关长提到,前阵大家可能在报道上看到,很多外国旅客开着老爷车从霍尔果斯公路口岸入境,也有不少的中国游客驾着“中国制造”的汽车、骑着摩托车驶向哈萨克斯坦、欧洲。这些跨境自驾的热潮也体现了我们口岸通关的便利高效。
李清华副关长答记者问。
当霍尔果斯口岸的电子栏杆在扫码声中次第升起,当保税维修车间的航油管道连通国际航线,这条横贯东西的黄金通道,正奔腾向前。它不仅是货物往来的钢铁动脉,更是"一带一路"核心区撬动枢纽经济的战略支点。乌鲁木齐海关的改革密钥,也将推动新时代向西开放的全新维度。
中国日报记者毛卫华|鞠秀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