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伊宁市7月25日电 7月23日,“老城焕新韵 产业绽华章”主题座谈会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以下简称“伊犁”)伊宁市伊犁老城喀赞其文化旅游区举行。
座谈图片。张淑琴摄
近年来,伊宁市文旅集团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充分挖掘利用喀赞其景区多元一体的民族文化和浓郁民俗风情资源,深入推进文旅融合、推动产业发展,有效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带动居民致富增收。
居民小院。张淑琴摄
文旅集团从2021年开始陆续对喀赞其核心区进行改造提升,目前已建成投入使用石榴花展览馆,主题文化推广体验区,伊犁风情文化演艺中心,杨柳青文化特色街巷等。
针对街道街巷“三难一不畅”的问题,实施了打通死胡同、死巷子等措施;改造和修复水系,着力解决供水问题;安装路灯照明设施等,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进行居民房屋修缮,展现伊犁传统民俗风情。
街道美化图片。张淑琴摄
同时,政府及有关部门通过走访解释,积极对群众进行思想宣传工作,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呼吁居民进行自家庭院房屋改造修缮。这一系列举措,充分提高了居民的积极性,居民也提出了许多“金点子”、“银点子”。
在这一系列改造升级的过程中,不乏会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不便。前期街道或社区等工作人员通过居民代表大会等形式,充分征求居民的意见建议。并通过多方面动员等措施,打开居民的心结。引导居民主动开门“迎客”,邀请游客进门参观。
居民“迎客”图片。张淑琴摄
来自黑龙江省,浙江省,北京市等地区的一支研学团队来到了喀赞其文化旅游区的一户居民家中,进行茶点品尝,感受伊宁传统民俗风情。孩子们还在居民家中自己动手制做了当地传统糕点,这种亲子体验活动,盘活了经济发展,也给当地居民致富增收。
当地进行自家庭院改造提升的维吾尔族库尔班江·马木提在采访中表示:“我原来是司机,退休后在家里进行了自家庭院改造修缮。这些改造措施,增加了客源,也给我们带来了经济收入。”
研学团队在居民家中图片。张淑琴摄
这种“自家小院变文旅点位”的模式,既让居民共享文旅融合的发展红利,也在游客与居民的互动中增进了各民族间的了解,以生活化的方式凝聚了民族团结的力量,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国日报记者毛卫华|张淑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