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雅玛里克山街道青年社区精心策划的“小小飞行员”青少年航空科普实践活动成功开展,为社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沉浸式航空探索之旅。活动巧妙融合知识性、趣味性与实践性,在孩子们心中悄然播下向往蓝天的种子。
图为专业讲师以孩子们熟悉的生活现象开启航空知识小课堂。
活动伊始,专业讲师以孩子们熟悉的生活现象开启航空知识小课堂,讲解飞机飞行原理与构造。升力如何产生?飞机如何在天空转向?这些深奥的航空知识,在讲师深入浅出、妙趣横生的讲解中变得触手可及。孩子们凝神聆听,眼中闪烁着好奇与领悟的光芒,抽象的航空理论瞬间变得生动可感。在备受期待的模拟飞行区域,孩子们亲身体验操控无人机起飞、悬停、转向的奇妙过程。每一次成功的“起降”,每一次平稳的“航线”,都伴随着兴奋的欢呼,在虚拟的蓝天中初步感受了飞行的挑战与无限乐趣。 另一边的手工航模DIY区,则是创意与协作的天地。孩子们化身“小工程师”,专注地拼装机翼、机身,一丝不苟地组装属于自己的飞机模型。完成基础组装后,彩笔、贴纸齐上阵,孩子们尽情挥洒想象力,为模型增添独一无二的个性装饰。制作过程中,伙伴间自然交流心得,互相展示成果,现场洋溢着浓厚的合作氛围和创造的喜悦。
图为孩子们亲身体验操控无人机。
这场“小小飞行员”活动,通过“理论讲解+模拟操作+动手实践”的三维体验,青年社区将深奥的航空科技转化为孩子们可感、可触、可参与的生动课堂。孩子们在探索中理解了飞行的科学,在操作中锻炼了专注与协调,在创作中激发了无限潜能。活动不仅丰富了青少年的暑期生活,更在他们心中描绘出拥抱科技、探索未来的广阔图景。
(中国日报记者毛卫华|蔡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