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精河县,一座从历史深处走来的丝路重镇。作为草原丝绸之路北道的关键驿站,千百年来,悠悠驼铃在此回荡,商旅使节络绎不绝,见证了东西方文明在天山北麓的碰撞与交融。
如今,精河县地处连霍高速、精伊霍铁路交汇的“黄金十字”,成为了连接赛里木湖、木特塔尔沙漠等北疆黄金旅游线的重要节点。凭借着其天独厚的资源禀赋,正着力擦亮‘沙海、民宿、枸杞’三张文旅金名片。
景区引流:沙海明珠绽放异彩
位于赛里木湖200公里处,木特塔尔沙漠——作为全国第二大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最西端的核心区域,正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积极承接来自博州旅游“龙头”的客流。作为旅游旺季日均接待量高达3万人次的区域核心,赛里木湖景区与木特塔尔沙漠联合推出“东沙西湖”联票。该联票通过赛里木湖官网独家销售,并共享区间车服务,有效开辟了稳定的客源输送渠道。如今,日均已有100-150人次游客通过这一联动便捷地从赛里木湖抵达沙漠,暑期预计突破300人次,让游客轻松实现“朝游湖泊,暮览沙海”的无缝旅程。
“我们要积极发挥协同联动作用,带动区域协同发展,提升游客满意度和整体旅游消费水平。”赛里木湖管委会纪检督查主任许磊表示。
正是在这种强有力的区域引擎辐射下,木特塔尔沙漠的潜力被激活。“2022年时,我想景区每天能有50名游客就满足了。而现在,每天一睁眼就要迎接500多人。”木特塔尔沙漠景区运营经理赵鹏飞感慨道。2025年以来,该沙漠景区单日接待游客量最高已达2790人次,其中80%是跨越千山万水而来的疆外游客。作为北疆环线上重要的4A级沙漠景区,木特塔尔沙漠正依托其独特魅力,为精河县文旅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景区人
数增长的背后,是持续多年的基建攻坚。早在2014年12月,木特塔尔国家沙漠公园开展试点建设,但是由于通往沙漠地理位置特殊,景区外部有被艾比湖湿地和甘家湖白梭梭林包围。通往沙漠的必经之路受限,景区的发展长期受阻。
为了打破这一瓶颈,2022年精河县政府专项投资建设集散服务中心与游客服务中心,2023年主体全线竣工并开始投入使用。同时,今年3月14日通往沙漠的关键道路全线贯通。道路畅通后,短短两月营收飙升至200万元。
如今,木特塔尔沙漠已经形成了多元化的体验矩阵。景区配备全地形沙漠越野摩托,滑沙、沙漠骆驼、网红打卡点、丝路驿站雕塑群等业态和景观。曾经被仿制雕塑替代的骆驼骑行,如今已发展为成驼队,游客可沉浸式体验丝路沙漠风情。除此之外,今年新增了低空飞行项目固定翼和动力伞,为游客提供多样化的沙漠娱乐体验。
木特塔尔沙漠景区沙漠越野摩托 黄肖彤 摄
未来,景区将着力破解"半日游"的瓶颈,计划打造沉浸式沙漠夜场。通过搭建星空舞台、布置灯光艺术装置,策划篝火民谣晚会与沙漠星空摄影活动,吸引游客。赵鹏飞满怀憧憬地说:“希望每一位游客都知道我们精河县,知道精河县有个独具魅力的沙漠景区。”当篝火点亮夜空,动力伞掠过星河,木特塔尔沙漠正成为精河最动人的文旅名片。
民宿导流:商旅行人络绎不绝
“我们十分重视景区带来的流量,将积极引导和赋能周边地区发展高质量、多元化的旅游配套服务业态。”文旅局旅游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张丽汗表示。
为承接景区流量,精河县依托其优越的区位优势,积极发展风格多样、服务完善的民宿产业为疲惫的游客提供了安全舒适的休憩港湾,使民宿产业成为精河一张闪亮的旅游名片。
茫丁乡五棵树村抓住机遇,积极探索农旅融合的新可能。村内一片占地3800亩的田园综合体在五棵树村焕发着勃勃生机,其中,作为核心板块的民宿体验区表现尤为亮眼,漫野民宿自2024年5月1日试营业开始便迎来了开门红,游客络绎不绝,自试营业以来累计接待16000人次。
精心营造的入住体验是民宿留住游客的关键。推开房间窗户,映入眼帘的便是连绵的千亩花海。为了延长观赏期,实现“三季有花”,漫野民宿对面区域去年种植了北京黄菊,今年则引进了安徽亳州的白菊,可供游客观赏拍照。民宿周边还设有荷花池,虽然因当地小气候比博乐市稍晚开放,反而成了暑期独特的摄影打卡点。“我们要保障游客的体验,让大家乘兴而来,满意而归。”五棵树村党支部书记张新来说。
下一步,漫野民宿将升级服务体验和基础设施建设,拓展多元娱乐项目。张新来表示:“我们要盘活现有的土地资源,为文旅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独具特色的民宿本身,也是吸引游客入住的核心引力。步入石漆河宿度隧道露营民宿,一个个的巨大混凝土管道,经过巧妙设计与生态化改造,化身为一间间充满工业风与野奢感的特色套房管道。作为全疆首家管道主题民宿,石漆河管道民宿于2024年6月18日正式迎客。该民宿占地20余亩,拥有33间风格迥异的套房,包括星空房、亲子套房等多种类型。
“我们原本从事混凝土管道制造工作,在看到旅游业的发展和游客对差异化体验的追求时,便利用我们熟悉的管道,结合在地自然风光,打造了这家独一无二的民宿。” 石漆河管道民宿负责人张玲介绍道。民宿还配套了露营草坪、户外烧烤区、观景平台等设施,将管道住宿与露营文化完美融合,丰富了客人的休闲时光。
石漆河宿度隧道露营民宿外观 黄肖彤 摄
目前,精河县共有酒店、民宿65家,总床位数共7174张。其中民宿34家、总床位数1140张。在建酒店10家,预计在2025年床位数达到1万张。“精河县作为中转站,未来我们要大力发展餐饮住宿行业,给游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张丽汗说。
枸杞聚流:丝路驿站重换新生
“雪霁茆堂钟磬清,晨斋枸杞一杯羹。”精河县枸杞种植始于1964年,六十载耕耘铸就“中国枸杞之乡”的金字招牌。全县种植枸杞面积10.31万亩,占新疆总产量70%。来自山东的游客李女士表示:“早就听说精河的枸杞很有名,我今天亲自去采摘了枸杞,这种体验很有趣。”这粒小小的红果,正成为撬动着精河县文旅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每年枸杞成熟的季节,精河县便迎来文旅盛会的高潮。从2024年的“杞发未来”到2025年的“红动丝路 杞聚精河”,连续八届枸杞文商旅活动融合文化展演、商贸洽谈、旅游体验于一体。“每年通过举办大型的特色文旅活动,对外进行宣传,吸引游客前来,助推我们的产品走出去。”张丽汗说。
为了聚合文旅流量,2024年5月,湖北援疆项目枸杞小镇在连霍高速精河服务区试运营。枸杞小镇的面积为1.04万平方米,成为南来北往游客的“丝路新驿站”。“精河县自古以来就是丝路要冲,枸杞小镇依托在高速公路旁的位置优势,旅游旺季日均接待游客3000人次。”枸杞小镇负责人黄坤介绍。
枸杞小镇紧扣 “千年丝绸路 一品精河红” 主题,深度依托 “精河枸杞” 这一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致力于打造集多功能于一体的全国一流、全疆领先的精品驿站。一楼规划特色美食城以及枸杞特产展销区。展销区汇集了精河县枸杞产业链的产品,包括枸杞原浆、锁鲜枸杞、枸杞啤酒等多元化的深加工产品,让游客在这就能够一站式购买精河县的特色产品。
此外,小镇还将着力构建高品质民宿酒店,打造集民宿、特色餐饮以及户外露营场地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区。为游客和司机营造舒适惬意住宿环境,在休憩中深度感受新疆地域特色与文化魅力。“未来,我们想要将枸杞小镇打造为展示大美新疆的重要窗口,吸引各地游客驻足去领略新疆独特魅力。”黄坤说。
特色产品的产销联动也为文旅发展赋能。在木特塔尔沙漠景区的商超货架上,精河县杞明星枸杞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特色产品成为了游客青睐的伴手礼。据赵鹏飞介绍,公司为景区商超稳定供应高品质特色产品。同时,在产品临近保质期时主动回收更换,确保上架产品的新鲜可靠,有力地推动了枸杞特色产品与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
木特塔尔沙漠景区商超中精河特产专柜 黄肖彤 摄
同时,果生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特色文旅项目,打造枸杞文化沉浸式体验游客可在采摘基地亲自采摘枸杞,参观枸杞深加工生产线,见证从鲜果到高品质深加工产品的转化过程。
目前,全县有枸杞种植合作社25家、深加工企业15家、创建了23个枸杞品牌,47家枸杞电商企业,形成了种植、生产、加工、销售、观光旅游等为一体的“三产”融合发展新模式。
张丽汗表示:“下一步,精河县将重点推进博物馆、非遗馆等大型综合性文化中心建设,深度植入枸杞文化元素,设立枸杞文化展厅,力争于明年正式对外开放运营。”
至此,精河县三张“金名片”交相辉映,从壮美沙海到温馨驿站,再到飘香红果,精河县以景区引流打基础,以民宿导流强核心,以枸杞聚流促发展,共同奏响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乐章,让精河从丝路驿站蜕变为令人流连忘返的文旅目的地。
中国日报记者毛卫华|王鹏博 黄肖彤
(本文为新疆财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实践课堂——“发现·记录大美新疆”实践成果 指导教师:张喜栋 刘婷婷 马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