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极斯姆哈纳村:文旅融合引客来,边境风情醉游人

中国西极斯姆哈纳村:文旅融合引客来,边境风情醉游人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7-17 13:2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新疆阿图什市7月17日电 7月15日,媒体采风团一同走进位于西极时光塔景区的新疆乌恰县吉根乡斯姆哈纳村。

景区图片。主办方提供

“乌恰”,是柯尔克孜语,意为“大山沟分岔口”,因克孜勒河谷在境内分岔成三道沟而得名。新疆乌恰县位于塔里木盆地西端,帕米尔高原东部,西北部与吉尔吉斯斯坦国接壤。全县总人口6.09万人,有柯尔克孜、汉、维吾尔等11个常住民族。是祖国最西部的高原县、牧业县、边防大县。

西极塔紧邻我国地理版图上最西边的村落斯姆哈纳村,是中国最晚告别太阳的地方,故被称作为中国西极、送走祖国“最后一缕阳光”的地方。西极时光塔于2019年底投资80万元建成,2020年,江苏常州援疆工作组投入400万援疆资金建设西极塔旅游观光点二期工程。

近年来,新疆乌恰县吉根乡斯姆哈纳村深入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促进融合业态提质升级,当地积极打造“骑行上山”,游客可以骑马或骑骆驼上山,并设有游客骑行打卡拍照区。将自然风光、历史文化与民族风情深度融合,使生态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本,带动沿线村落的民宿客栈、非遗服装等业态发展,全面激活文旅发展新动能。

游客骑马图。张淑琴摄

随着新疆旅游旺季的到来,旅游“热”也带动了民族写真“火”。在景区外有新疆民族服饰写真店,尤其是景区门口附近地带。在民族写真店挑选一套心仪的民族服饰,在西极时光塔拍一组唯美的照片,成为许多游客的“标配”。“服装+妆造+拍照”的发展模式和机制,带动当地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宣传了新疆的风土人情。

除了新疆民族服饰写真店受到游客喜爱外,不少游客还将目光投向了民族服装店。“我去了传统的柯尔克孜族服装店,挺漂亮的。我也想带一件柯尔克孜族传统服装回家,这也是关于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以下简称“克州”)旅行的美好回忆。”正在一家柯尔克孜族服装店挑选服装的游客王女士说。

游客民族写真图片。张淑琴摄

这里主要生活着柯尔克孜族,并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每一个毡房都是一座哨所,每一个牧民都是一座移动的界碑。”涌现出了以人民楷模——布茹玛汗·毛勒朵为代表的为祖国奉献热血青春的护边员。

来新疆克州乌恰县吉根乡斯姆哈纳村的西极时光塔景区,邂逅世间少有的极致之美!感受自然与人文之美,站在“中国西极”地理标识碑前,雪山草原的壮丽风光与震撼人心的边境风情扑面而来,淳朴的柯尔克孜族同胞热情好客。

(中国日报记者 毛卫华|张淑琴)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