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风骨育英才 粤喀同心筑未来 ——广州新城实验中学打造喀什地区教育新标杆

岭南风骨育英才 粤喀同心筑未来 ——广州新城实验中学打造喀什地区教育新标杆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7-12 14:4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在广东援疆资金的全力支持下,一座融合岭南特色与现代化教育理念的示范性学校——广州新城实验中学近日正式亮相新疆喀什疏附县。该校由广州协和学校托管运营,依托广州市教育研究院专业支撑,以“环境最美、设施最优、条件最好、功能最全”为目标,成为喀什地区首个具有岭南风貌与援疆印记的优质样板学校,也是疏附县学子“家门口的内高班”。

龙坤澜 摄

学校占地200亩,建筑面积达7万平方米,整体设计独具匠心。仿岭南骑楼的建筑风格与协和生态校园理念相结合,连廊串联起教学楼、实验楼、宿舍区,实现“风雨无阻”的校内动线。77间智慧教室全面支持双师课堂与远程教学,物化生实验室、创客空间、声像图书室等高标准场室一应俱全,田径场更配备运动数据实时采集系统,科技感十足。

生活区同样彰显人文关怀:四栋宿舍楼提供6-8人间选择,双层智慧饭堂兼具餐饮与社交功能。“这里的一砖一瓦都带着广东温度”,广州新城实验中学校长许楚滨介绍,“我们要让边疆孩子享受媲美沿海的教育资源”。

龙坤澜 摄

课程体系是该校核心亮点。移植自广州协和学校的“六和课程”以“和”文化为魂,围绕运动健康、科学思维等六大素养,构建起“和乐”“和雅”等六大模块课程群。初中部开设“和致实验班”(数理科创方向)与“和雅实验班”(人文艺术方向),高中部则设立面向喀什全地区的“粤新科技创新班”,聚焦人工智能、航天科技等领域,与广州总校联动开展双师培优与科技夏令营,直指高校强基计划。

“我们不仅要输送知识,更要培养视野宽广、抱负远大的可持续发展人才。” 校长许楚滨表示。该校师资由三部分组成:30%的广州援疆教师、50%的疏附县骨干教师及20%的新教师,形成“老中青”梯度合理的育人梯队,援疆教师团队实现全学科覆盖。

“双师课堂”是该学校的教学亮点,广州的精品“培优”课通过线上直播、同课异构的形式,使岭南的教育资源能够润泽到祖国的西部,形成“线上 +线下双师”的模式,达到“1+1大于2”的效果。

作为广东省教育援疆示范性工程,该校今年初中部计划招生450人,高中部招收240-320人,其中“粤新科技创新班”50个名额面向喀什地区择优录取,将于今年9月第一次招生。通过“内高班”同等师资配置和穗疏两地课程共享,学校正成为连通边疆与沿海教育资源的桥梁。

“和远同心,知行合一”,这是广州新城实验中学的校训。校长许楚滨这样解读到:“‘和远同心’四个字出自喀什市班超纪念馆,象征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即协和,‘和’文化是学校的支撑。‘知行合一’,即我们的培养目标,尔识真理,真理释尔”。

龙坤澜 摄

这里既有岭南园林的雅致,又有智慧教育的未来感,更有扎根边疆的教育情怀。广州新城实验中学的启航,标志着教育援疆从“硬件输血”迈向“软件造血”的新阶段,为边疆教育高质量发展树立了崭新范式。

中国日报记者毛卫华|龙坤澜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