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新疆乌鲁木齐7月12日电 7月11日下午,由乌鲁木齐秦剧团主演的《姊妹易嫁》在新疆乌鲁木齐秦剧院,成功上演。
演出照片。张淑琴摄
乌鲁木齐市秦剧团(新疆秦剧团)前身为1890年落户首府的秦腔“新盛班”,1950年在政府领导下,实行民主建政,更名为“新中剧院”。1959年转为国营,正式成立“乌鲁木齐市秦剧团”。建团以来先后创作加工、整理排演了百余部优秀传统剧目,创作移植了大批在西北和新疆极具影响的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
演出图片。张淑琴摄
秦腔《姊妹易嫁》以高亢激昂且富有感染力的秦腔唱腔,结合跌宕起伏、饱含伦理冲突与人性考验的剧情,展现出质朴豪放、情感浓烈的西北地域戏曲特色。
张素花自幼与毛纪订婚,娶亲之日,嫌毛家贫穷,不念旧日情义,拒绝完婚。妹妹张素梅激于义愤,劝说姐姐不要贪慕富贵,又深感毛纪忠厚善良,在爹爹的提议下,愿代姐姐出嫁。张素花获知毛纪得中新科状元,羞愧难当,后悔不已。
演出照片。张淑琴摄
“姐姐呀,毛郎虽贫情义重,怎可忘却往日情。富贵哪能天注定,莫把真心换虚荣 。”这是妹妹张素梅的经典台词。在这句台词中,张素梅言辞恳切,以毛纪的情义为重,劝说姐姐不要因为一时的贫富差距,就抛弃往日的感情, 点明了真情比富贵更珍贵的道理。
张素花扮演者和妮娜,在采访中表示,我们在生活中,也常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诱惑和抉择,可能会像张素花一样,因一时的冲动或糊涂,做出错误的选择。但重要的是,我们要能在错误中反思,学会珍惜身边的人和事,坚守内心的善良与情义。
秦腔《姊妹易嫁》以秦腔独有的高亢激昂、粗犷豪放的声腔艺术,生动演绎富有道德教化与人性思辨的故事,兼具戏曲表演程式之美与传统价值观传承意义,彰显独特的地域文化艺术魅力。
(中国日报记者 毛卫华|张淑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