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提升辖区居民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和能力,守护群众的“钱袋子”。7月9日,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司法局红庙子司法所举办了“守护钱袋子”反诈普法宣传活动,为居民送上了一份实用的“防骗指南”。
图为红庙子司法所工作人员为居民剖析诈骗套路。
活动现场,红庙子司法所工作人员化身“反诈宣讲员”,剖析诈骗套路。他们结合近期的刷单返利、虚假投资理财等典型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拆解诈骗分子的惯用手法、关键话术和设陷步骤。提醒居民警惕陌生来电和不明链接,保护好个人隐私信息,尤其是银行卡密码和验证码。除了生动的案例讲解,工作人员还精心准备了图文并茂、内容翔实的反诈宣传手册,现场向居民发放。手册浓缩了各类诈骗的识别要点和防范技巧,方便居民随时查阅学习。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居民参与热情高涨,纷纷就自己遇到或听说的疑似诈骗情形踊跃提问,工作人员耐心细致地一一解答,提供了专业的法律建议和应对策略,实现了精准的“面对面”服务。“以前总觉得诈骗离自己很远,听完这些真实案例才恍然大悟,骗子的手段真是防不胜防!特别是手册里写的那些提示,太有用了,我得拿回家让家里人都看看。”居民王阿姨感慨道。
图为工作人员为居民发放反诈宣传手册。
本次“守护钱袋子”反诈宣传活动,红庙子司法所工作人员通过将专业的反诈知识转化为居民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的实用技能,有效织密了社区防诈“安全网”,增强了居民抵御诈骗风险的“免疫力”。
(中国日报记者毛卫华|张梦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