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新疆阿拉尔市消防救援大队的22名首批队员秉持“听党指挥”的坚定信念,毅然扎根塔里木河畔,肩负起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第一师阿拉尔市辖区的消防安全重任。而建队后的“第一课”,就是参观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
看着展厅里陈列的坎土曼、破棉袄,听着“一手拿枪、一手拿镐”的屯垦故事,时任大队政治教导员娄建国对队员们说:“当年三五九旅战士们在戈壁滩上开荒种地,用双手把沙漠变成绿洲,如今我们守护着这片土地,就是要传承兵团精神,在这里筑起消防安全的‘钢铁长城’。”
红色基因早已融入队伍建设的精神血脉。自建队以来,“参观纪念馆+重温入党誓词”成为队员们入队后的第一课。大队以兵团红色沃土为根基,将三五九旅优良传统贯穿队伍建设全过程。通过“永做忠诚卫士”主题教育、重走沙海老兵路等活动,让理想信念教育从理论课堂延伸到实践一线,引导指战员自觉做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和践行者。
阿拉尔市消防救援大队宣传员向第一师高级中学学生赠送消防安全知识手册(资料图)。阿拉尔市消防救援大队提供
8年间,这支队伍不断发展壮大,而党员占比始终保持在30%以上,党员先锋岗、党员突击队更是成为攻坚克难的“尖刀力量”。2022年12月,某团镇一栋民房突发火灾,2名孩子被困。身为党员的阿拉尔市南泥湾大道消防救援站战斗一班班长马晓峰冲进火场,多次折返,最终将被困孩子救出。事后,他朴实而坚定地说:“党员就该在最危险的地方当标杆。”
而这份忠诚担当,更化作服务群众的涓涓细流,“塔河蓝焰志愿服务队”应运而生,与100余家驻地单位携手共建,搭建起服务群众的连心桥。截至目前,服务队累计帮助贫困群众300余人,与辖区20余户困难群众、老党员、老战士建立长期结对帮扶关系,累计开展便民、利民活动达230余次。
实战砺刃:逆行救援中铸就“生命防线”
第一师阿拉尔市下辖3个街道、10多个团镇(乡),最远的团镇距市区200多公里。特殊地理环境决定了消防救援的复杂性:既有人员密集的商贸城,也有棉花加工厂、化工企业等高危场所;既有城市火灾,也有沙漠腹地的车辆被困、农田灌溉事故。“全灾种救援,必须练就能打必胜的硬功夫。”阿拉尔市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胡军权常说。
2021年6月25日的井下救援,成为队伍专业能力的试金石。当日,某团镇污水处理泵房发生井下事故,井下有毒气,4人昏迷。队员们闻警即动,抵达现场后,攻坚组迅速启动有限空间救援预案。
“这种密闭空间救援,每一秒都关乎生命。”马晓峰佩戴齐全个人防护装备,在直径不到1米、深8米的“毒井”内,通过“三上三下”的方法,成功将4名遇险人员救出且无一人伤亡。“当时最惊险的是,井底淤泥被搅动后,有毒气体浓度瞬间飙升,我也很害怕,但只要老百姓能安全获救,我觉得再危险也是值得的。”马晓峰说。
阿拉尔市消防救援大队指战员参加今春练兵考核(资料图)。阿拉尔市消防救援大队提供
阿拉尔市消防救援大队以“全灾种、大应急”为目标,构建“训战一体化”体系,人员密集场所火灾、地震救援、大风天棉花堆垛火灾成为训练重点;“高低大化”(高层、地下、大型综合体、化工)单位是必须攻克的难点;城镇火灾、车辆事故、社会救助则是常态化训练科目。
“联勤联训也是提升整体战斗力的关键。”胡军权介绍,阿拉尔市消防救援大队还将16个政府专职队、多个企业专职队纳入统一调度,采取基地轮训、比武竞赛、线上教学等形式加大培训力度,建立“国家队+专职队”两级应急体系。
建队8年来,阿拉尔市消防救援大队累计保护财产价值超过8000万元,参加各类比武竞赛多次取得优异成绩,1名指战员单兵技能科目获全疆第一名。2024年,大队因在多次重大救援中的突出表现被第一师阿拉尔市政府授予集体三等功。
扛鼎筑基:织密安全立体“防护网”
“小朋友们,发生火灾时该拨打什么电话呀?”“119!”在阿拉尔中学课堂上,消防指战员用提问互动拉开消防安全知识课的序幕。消防指战员不仅带领学生绘制“逃生示意图”、现场演示逃生技巧,还设置问答和打卡点,让消防安全知识以寓教于乐的方式浸润学生的心田。每学期还邀请学生走进消防站,开展“消防夏令营”体验活动,让“安全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消防安全教育不仅要从娃娃抓起,更要全面覆盖社会各个群体。胡军权介绍,阿拉尔市消防救援大队全力构建“线上+线下”立体消防宣传模式,与第一师融媒体中心达成共建协议,开辟消防宣传专栏,定期推送生动有趣的消防科普短视频;与塔里木大学等单位共建,将学生社会实践转化为消防志愿服务,年均培训“学生宣传员”80余名。
塔里木大学学生代表来阿拉尔市消防救援大队参观(资料图)。阿拉尔市消防救援大队提供
此外,阿拉尔市消防救援大队推出“点单式”教学服务,为学校讲解应急预案优化,为企业剖析工业火灾防范要点,年均送教30余次。同时,“消防指战员+网格员”培训机制也在高效运转,先由消防指战员对社区网格员进行集中授课,再让网格员化身“流动宣传员”。该大队还充分利用流动宣传车深入商圈、社区,循环播放火灾案例短视频,并在人员密集区域设置“消防打卡窗”,开展有奖问答,推动消防安全知识融入群众日常生活。
阿拉尔市消防救援大队于2022年建成阿拉尔市首个消防科普教育基地,设有消防标识辨别、火灾报警模拟、家庭灭火体验等多个模块,并充分运用VR等技术,打造出沉浸式学习体验。
数据显示,阿拉尔市消防救援大队自成立以来,累计开展宣传活动500余场,发放资料4.5万余份,受教育群众超4万人次。“最好的救援是让火灾不发生。”阿拉尔市消防救援大队政治教导员刘俊康说,“当每个群众都成为消防安全的‘哨兵’,我们的防线就真正筑牢了。”
8年坚守,换来了沉甸甸的荣誉:“全国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兵团维稳戍边劳动奖状”“第一师阿拉尔市应急宣传先进集体”……20余项地区级以上荣誉,50余名指战员获表彰记功,阿拉尔市消防救援大队营区的荣誉墙上,锦旗与奖状交相辉映。但最让队员们骄傲的,是群众的认可——每次出警后,常有群众拉着他们的手说“谢谢”,孩子们会追着消防车喊“消防员叔叔辛苦了”。
刘俊康说:“只要群众需要,我们的‘火焰蓝’就会一直在。”(中国日报记者毛卫华| 曾维 王芳芳 汪渝 刘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