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中心户+党群议事点”激活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

“党员中心户+党群议事点”激活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7-10 11:2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近年来,新疆巴州和静县哈尔莫敦镇乌兰尕扎尔村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党员发挥作用的机制,大力推行“党员中心户+党群议事点”服务群众模式,以“党员中心户”为基础,依托“党群议事点”辐射带动周围党员,服务一方群众,有效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织密“一张网”,让组织触角延伸到户。乌兰尕扎尔村地域广、住户散,村党总支管理经常面临“看得见管不着”的难题。为此村党总支按照“居住相邻、便于联系”的原则,从全村党员中筛选出政治素质过硬、群众威信较高、愿干事能干事的37名党员作为中心户。充分发挥身处群众、熟悉基层的优势,通过定期入户宣讲政策,开展志愿服务,打通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全渠道。今年以来,党员中心户开展政策宣讲6批次,覆盖群众900余人次,37名党员中心户辐射带动30名党员包联常住人口434户,形成了一户带一片、多片连全村的网格化服务的“神经网络”。

担起“一份责”,让服务力量扎根群众。针对党员中心户的具体情况,因需、因事给党员中心户设岗定责。政策法律宣传员向村民宣传党的最新政策、法律法规,用“土话”解读最新的医保、乡村振兴政策,协助村党总支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公共设施监督员协助村“两委”每周检查村委会本辖区内路灯、沉砂池、道路管理养护工作,经常性巡查、检查设施保护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向村委会报告;文明新风员带头提高自身素质,遵纪守法、移风易俗,教育引导广大村民共同树立文明新风,协助村委会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娱乐活动。通过明确职责定位,让党员中心户成为服务群众的“多面手”。

激起“一股劲”,让治理效能持续提升。为让党员中心户“干有方向、做有动力”,村党总支建立了一套“选、管、评”机制。村党总支根据不同岗位职责,设置共性和差异化考核量化指标,采用减分制,每季度在党群议事点召开党员中心户述职大会,由村“两委”现场打分,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党员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对发挥作用较差的党员中心户进行通报批评并及时调整更换,表现突出的优先吸收进入村级后备力量库,由村集体经济给予一定奖励。通过党总支的激励举措,让党员中心户从“要我干”变成“我要干”,带动越来越多村民主动参与村级事务。

“党员中心户+党群议事点”工作模式,让乌兰尕扎尔村发生了巨大变化。村里的大小事务,村民们都能参与其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真正实现了“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如今,村里的矛盾纠纷少了,邻里关系更加和谐,群众的认可度和满意度大幅提升。

“通过‘党员中心户+党群议事点’工作模式,我们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激发了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今后,我们将不断优化完善这一工作模式,持续提升乡村治理水平,让村民们的生活更加幸福美好。”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雪热提·阿不力孜说。

(中国日报记者毛卫华|褚昌兴)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