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活水润和田——北京产业援疆新图景

产业活水润和田——北京产业援疆新图景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7-07 19:5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新疆和田7月6日电 在纱纤亿服装加工车间,550名工人指尖翻飞间,布料在缝纫机针下成为衣裳。“返工率降到千分之二!”纱纤亿股份和田经纶服饰有限公司厂长邱圣华声音微微发颤。这份惊喜源于北京援疆送来的及时雨——200万元设备补贴,让边疆车间焕发新生机。

这场及时雨的背后,是北京产业援疆图景的一角:北京援疆去年拨付产业扶持资金1.12亿元,惠及企业近200家,撬动投资3.75亿元,惠及员工3万人次;深化北京国企工装援疆,助新疆和田6家企业承接北京国企订单25万套;发挥众创空间引领作用,举办双创活动19场,孵化企业8家,服务98家,组织“丝路电商”考察促成10份协议,举办“京和杯”大赛吸引106家企业参赛与800余名学生参加。北京持续助推和田地区与兵团第十四师各项产业高质量发展。

戈壁新韵,车轮载来新风

2025年6月29日,墨玉县公交场站披上节日盛装。十辆系着大红绸缎的新能源公交车整齐列阵,展板上的“京墨同行 幸福启程”的蓝字映着戈壁阳光。120余名干部群众屏息凝神,见证首都与边疆的又一次深情相拥。

“发车!”墨玉县委书记孔德建宣布发车,10辆新能源公交车共同鸣笛。首批乘客乘坐公交车前往北京援建的墨玉老城历史文化街区、现代化图书馆以及承载厚谊的援疆主题公园。这承载着首都的关爱,不仅是交通工具的升级,更是民生福祉的提速,让墨玉百姓共享时代发展的红利。北京援疆干部张晓菲说道:“未来我们北京援疆还会持续关注当地民生需求,擦亮北京援疆名片。”

墨玉县委书记孔德建宣布正式发车。刘宇翾摄

32个电子站点如星辰点亮城乡路网。新增的2条公交动脉,蜿蜒串联起7个乡镇街道,将村民们赶巴扎的路程从星夜缩减至晨光。北汽福田欧辉党委副书记彭博说:“此次交付墨玉县的北汽福田欧辉纯电动公交车车辆具有零排放、低噪音、高舒适、长续航的特点,配备无障碍设施和智能调度系统,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墨玉县北京高级中学高一学生苏比伊努尔·帕米尔说:“今天乘坐的北京援疆捐赠公交车上有空调,还有电子显示屏,最惊喜的是车内配有软座椅、大车窗,路过核桃林时阳光洒进来特别美。”当车辆驶过北京援建的文化街区,车厢里腾起欢快的热浪,车窗内外,援疆干部与各族群众的笑颜交相辉映。

金梭银线,织就幸福锦囊

走进纱纤亿车间,缝纫机的嗡鸣汇成奋进交响。吾日古丽·买提库玩指尖翻飞,笑着说道:“这里管吃管住,每个月能拿到3000多元的工资,还能学到技术。我上个月还领到了北京援疆600元工资奖励!”

2024年8月,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挥部打破对口支援结对关系界限,促成广东纱纤亿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和田地区签约合作,在和田市和洛浦县北京工业园区成立三家公司,构建起集互联网平台运营、高品质时尚服装加工、织布印染为一体的产业生态。

在智能设备前,邱圣华厂长回忆道:“北京援疆给我们提供了20%的设备购新补贴,200万设备补贴到账那夜,我在车间守到天亮。”曾经返工率居高不下的难题,如今也化作电子屏上骄傲的“2‰”。

阳光穿过玻璃幕墙,照亮新疆纱纤亿产业互联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疆纱纤亿”)总经理黄浩铭手中的蓝图:“洛浦县20多万平方米的厂房全部建好运营后,将形成一条从纱线到成品的完整产业链,再提供3000个就业岗位,届时,公司能服务赋能和田200多家服装企业,预计每年带动地区工业产值30多亿元。”

黄浩铭介绍新疆纱纤亿概况。刘宇翾摄

新疆纱纤亿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推动工业强基增效和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疆特色优势产业,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沙海新绿,稻香弥漫西陲

稻香村的黄昏,昆仑雪水在硬化渠中歌唱。阿米娜大妈端出金黄的库麦琪,馕坑余温还沾在指尖:“现在我们村子越来越美,生意也越来越好。在北京援疆的帮助下,我们有事干、有钱赚,生活甜如蜜。”

和田县百和镇稻香村党支部书记庞宇航说道:“这几年,村子也是‘蝶变展新颜’,今后,我们争取把稻香村打造成和田新时代乡村振兴样板。”刺绣工坊里,姑娘们将“五星出东方”纹样绣上旗袍;桑皮纸晒场,年轻人舀起混着胡杨絮的纸浆。这些带着沙漠体温的工艺品,正飞向北京高校的案头。沙砾地里,京科968玉米挺直腰杆,让百姓们笑开颜。

稻香村秋天情景。北京援疆和田指挥部提供

当村里老人接过公益性岗位聘书,当村民们望向崭新的村貌与热情的游客,当孩子们在路边唱起《我和我的祖国》,稻香村的每个人都能证明:最扎实的振兴,是让乡亲笑着把日子酿成蜜。

北京援疆在乡村振兴中紧抓科技助农,通过种业项目促进玉米增产,组织消费助农签约5.7亿元,提供6800个公益岗并投入2.01亿元改善村貌扶持产业,同时发挥众创空间引领双创孵化企业。多措并举有力促进民生改善、产业升级与乡村发展,让京疆两地共享发展成果。

同心筑梦,京和共绘新卷

夜幕垂落工业园区,纱纤亿的运输车队亮起长龙。稻香村的篝火晚会上,艾德莱斯绸裙摆旋成花朵。在新能源公交车上,苏比伊努尔·帕米尔回味着图书馆收获的知识;阿米娜数着民宿营收,等着馕熟给客人上桌。

四轮消费帮扶累计投入475万元,撬动消费逾1800万元;从1900万元打造的绿色动脉,到200万设备补贴激活的智能车间;从7000万元重塑的沙漠村庄,到2.01亿元绘就的美丽乡村。未来,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挥部将继续探索产业援疆新模式,持续深化北京、和田两地产业和经贸合作,实现“双向奔赴、双向赋能、双向发展”。

北京援疆的产业活水,终在和田大地上浇灌出幸福的花朵。当各民族同胞的手在产业发展中紧握,当车间轰鸣应和着田野欢歌,"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时代画卷,正沿着产业援疆之路徐徐铺展。

(中国日报记者 毛卫华|刘宇翾 鞠秀琦)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