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红枣深加工破局:科技赋能“九制枣黄金”助力乡村振兴

南疆红枣深加工破局:科技赋能“九制枣黄金”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7-05 14:4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新疆和田7月4日电 北京早上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早上农业”)以创新加工技术为突破口,在新疆和田地区洛浦县开发出产品“九制枣黄金”,为当地特色产业转型升级与乡村振兴提供了新路径。

作为我国红枣核心产区,南疆凭借得天独厚的光热资源与沙碱土壤,培育出品质卓越的红枣,其种植面积与产量均占全国四成以上。然而,近十年来,红枣收购价持续低位运行,产地“树上挂干”通货价格常年在每公斤10元以下徘徊。

早上农业红枣成熟。

早上农业响应援疆号召,扎根和田洛浦县开展产业实践。企业考察到传统红枣食用方式可能限制其保健功效的发挥。企业创新性地融合生物发酵、现代破壁技术与中药炮制工艺,历时四年成功开发出固体冲剂“九制枣黄金”。该工艺通过多道复杂工序,将红枣大分子转化为易吸收的小分子,显著提升其有效成分的生物利用度。

早上农业工人正在劳作。

“深加工不能停留在简单添加原料的层面,”和田早上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黎旭鹏表示,“我们希望通过科技深度挖掘红枣作为‘药食同源’珍品的核心价值,既解决产业困境,也满足消费者对健康养生的真实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创新实践为南疆红枣产业打开了新空间。据测算,若以深加工方式提升产品价值,南疆年产的350万吨优质红枣将释放巨大潜力。深加工产业链的延伸,不仅可大幅提升原料消耗量,更能有效带动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成为推动南疆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引擎。

依托科技创新深挖地域特色农产品的健康内涵,是实现产业增效、农民增收、乡村发展的可行之路。

(中国日报记者 毛卫华|刘宇翾)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