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地区乡村“著名行动”成果发布暨“点亮地名”仪式

和田地区乡村“著名行动”成果发布暨“点亮地名”仪式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7-03 13:2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新疆和田7月3日电 7月2日新疆和田地区乡村“著名行动”成果在2025年新疆昆仑文化论坛上发布,并进行了“点亮地名”仪式。点点亮光,映照文化之光。

和田地区乡村“著名行动”成果发布暨“点亮地名”仪式。照片由会议主办方提供

会上,学生代表和领导嘉宾共同点亮地名,各个地区也同步进行地名揭牌仪式。屏幕内外的掌声重合在一起,共同庆祝仪式的圆满成功。

此次大会共点亮了76个地名,命名范围涵盖和田地区一市三县以及兵团第十四师昆玉市。博望峰定远峰地名的点亮,让昆仑山主山峰有了新名字,展现巍峨昆仑文化。除此之外,还有蕴含和田玉文化的玉门山,展现兵团精神的白杨路,记录援疆精神的京建路,体现乡村新变化的稻香路等等。

博望峰地名点亮。鞠秀琦摄

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挥部联合民政部地名研究所、自治区民政厅、和田地区民政局等相关部门,在民政部印发《关于开展“乡村著名行动”助力乡村振兴的通知》的引领下,先后15次赴新疆和田地区实地调研,走访当地企业、居民300余人次,完成200余项地理实体调研和勘测工作,并深入挖掘昆仑文化、中华玉文化等内涵,掌握兵团精神、喀拉昆仑精神、援疆精神等精神符号,最终形成《和田地区重要地名命名方案》。

民政部地名研究所副主任、研究院吴坚表示,命名方案以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围绕“地名命名赋能经济社会发展、传承文化构筑共有精神家园”的主线开展编制,在文化元素使用上兼顾文化展示和好找易记,力图实现地名“起得好、织得密、用得准、传得远”。

地名是承载历史和文化的“活化石”,地区命名不仅是地理标识的完善,更是文化滋养、管理服务、经济发展的多重升级。相信和田地区这一批地名将成为构建边疆语言体系、增强边疆治理能力、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支撑。

(中国日报记者 毛卫华|鞠秀琦)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