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城南国际物流港项目迎来关键节点。随着最后一方混筋土浇筑完成,项目主体结构顺利封顶,标志着这一重点工程取得了阶段性重大进展,推动区域物流产业再升级,为全疆及中亚地区的商贸流通注入新活力。
城南国际物流港项目,位于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城南门户位置,毗邻G30乌奎高速公路、G216国道、西绕城高速、二环快速路等。项目A区总占地面积3204亩,总投资达75亿元,预计2028年10月全部建成投入使用。作为乌鲁木齐市“十四五”规划的重点工程,这个项目主要以农产品供应链为核心,重点以水果、蔬菜、粮油、副食品、冷链仓储及水产海鲜冷冻等8大交易流通中心,着力搭建一个现代化、智能化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平台。以满足农产品批发、集散、仓储及物流等多元化需求。
据了解,城南国际物流港整体规划为“一港、十区”结构。“一港”即城南国际商贸物流港,“十区”涵盖大宗商贸流通区、配套商业区、商务办公区、电商孵化区、大数据管理区、智慧仓储区、市政配套服务区、冷链交易区、配套生活区、进口商品展销区。项目建成后,各品类年交易量预计达到5000万吨以上,交易额达600亿元以上,可为当地创造10万个就业岗位。这不仅能有效提升区域物流配送能力,降低物流成本,还将有力带动周边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为地方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
据新疆城南国际物流港甲方项目负责人介绍,项目今年4月开工,现阶段1号、2号、3号大棚已完成封顶,部分商业部分的地基与基础地梁也基本完工,后续工程将稳步推进,预计8月底9月初完成竣工验收,具备投入条件。
新疆城南国际物流港项目负责人副总经理刘晶晶表示,作为自治区重点建设工程,该项目计划于2025年8月投入试运营,并于同年10月正式启动商业化运作。项目整体建成后,预计将形成覆盖物流全产业链的生态圈,通过"产业集聚+智慧物流"双轮驱动模式,创造10万个就业岗位,形成区域性人力资源枢纽,年度税收贡献预计突破10亿元,能够有效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构建中亚地区首个集低碳运营,多式联运于一体的现代化物流产业示范基地。
城南国际物流港项目是乌鲁木齐市落实相关规划、抢占丝绸之路经济带商贸物流产业发展机遇的重要举措,对推动中国(新疆)自贸试验区建设、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大宗商贸供应链枢纽意义重大。在项目建成之后,不仅能为乌鲁木齐居民提供丰富的生活物资,还将吸引众多商家入驻,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中国日报记者毛卫华|龙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