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小麦”轮作模式落地 创新驱动铺就“振兴路”

“水稻+小麦”轮作模式落地 创新驱动铺就“振兴路”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5-16 13:3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近年来,新疆和田市立足自身资源禀赋,紧紧锚定农业高质量发展目标,把创新驱动作为农业发展的核心引擎,通过政策扶持、技术赋能、产业融合等多种方式,多管齐下拓宽村民增收路径,积极探索农业发展新范式,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5月15日,记者走进和田市拉斯奎镇托万库勒来克村的田间地头看到,技术人员正在为村民教育苗技术,现场一派繁忙而又生机勃勃的景象。

和田市拉斯奎镇托万库勒来克村村民阿卜杜热合曼·阿卜杜伊米提说:“以前我们只种一季作物,收割后土地就荒着。现在实行轮作,虽然辛苦点,但收入估计能增加不少。”

据了解,拉斯奎镇引进全新农业种植技术,以“水稻+小麦”轮作模式开启农业发展新征程。该镇将3000亩水稻田地,外包给和田源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进行规模化运营。为稳妥推进新种植模式落地,公司从3000亩田地中选取385亩作为试点,率先开展“水稻+小麦”轮作尝试。目前,1300多亩田地将采用水稻钙塑软盘育秧技术开始育秧工作。预计六月中旬小麦成熟收割后,七月上旬将采用插秧方式开展水稻种植工作。

和田源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管理员陈勇说:“我们采用育秧的方式,调整水稻与小麦的种植时序,实现错峰种植。今年,我们先选取一半的土地进行试点,等秋季小麦成熟收获后,将剩余土地全部用于种植小麦,明年全部插秧,确保一年种两季。”

“水稻+小麦”轮作模式在托万库勒来克村的推广,带来的不仅是粮食产量的提升,更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通过轮作,土地得到了更高效的利用,土壤肥力也得到了有效改善,实现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和田市拉斯奎镇党委副书记黄以林说:“推广‘水稻+小麦’轮作模式,是我们探索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从前期试种的效果来看,成效显著。预计今年粮食总产量将比去年提升15%。接下来,我们还计划进一步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引入更多的农业新技术,为村民提供更全面的技术支持和服务,带领大家一起走上致富路。”

拉斯奎镇“水稻+小麦”轮作模式的探索,已成为和田市农业创新发展的范例。为充分释放土地潜力、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田市计划以点带面,在全市范围内推广这一轮作模式,持续加大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力度;加速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落地;加强农业人才培养,全力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中国日报记者 毛卫华|王冰 阿迪力 吴旭庆)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