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博州:云上牧歌 数字化赋能传统养牛业小记

新疆博州:云上牧歌 数字化赋能传统养牛业小记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5-16 13:0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昔日牧野牛养漫,今朝智慧牧场焕新颜。当传统养牛业插上新质生产力的翅膀,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近日,记者来到新疆天莱农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莱集团”),这里是博州乃至新疆肉牛养殖产业的佼佼者。

五月的博尔塔拉草原变得温暖起来,天莱集团的繁育场里也是一片春意盎然。在办公区的一角,信息部负责人李同杰正坐在电脑前,手指飞快地敲击键盘。他兴奋地说:“瞧,就坐在这儿,我就能知道有多少头牛,每头牛的信息都一清二楚,这就是‘云端牧牛’吧。这得益于数字化设备和系统的应用。走,我带你们去瞧一瞧牛的首饰、厨房和房间。”

一辆上料车前往圈舍。看到美味餐点送达,牛儿们悠然上前,有的佩戴着智能耳环,有的则挂着智能项圈。李同杰指着牛耳上的设备详解道:“这款耳环能监测温度、活动量等数据,并精确定位牛只的位置。而牛脖子上佩戴的智能项圈,能精确引导配种作业。”

牛儿佩戴的“首饰”——耳标、项圈里有芯片,每一头牛都有编号,这些是可云端放牛的关键。负责育种的玉苏普江·阿德艾尼随机找了一头牛,点击登录企业养殖APP,输入牛的编号。就那么一下,牛的疾病预防、入场时间、各阶段体重、体温等信息全出来了。他说:“这些设备的应用为育种工作提供了便利,真的好用,有利于精准配种。”

随后,记者来到了牛儿享有的专属美食厨房,员工们亲切地将其称为“中央厨房”。饲料搅拌机前的电子屏亮着红光。随着原材料的投入或饲料的输出,荧幕上的数据会实时更新。眼前这些设备的组合采用了公司研发并于今年推广的新型配套技术,能够实现一键式营养配单自动生产。

“以前撒料师傅都是通过登记本获取信息,具体量的登记没那么精准。”李同杰说指着荧幕对记者说:“现在,输入相关信息,就能按照需求配比饲料并搅拌。同时,上料车来装料可根据电子屏当即获取重量等基本信息,便于精准添加、投料。”

这里的牛不仅吃的好,睡的也舒服,有特别设计的房间。记者走进天莱集团养殖区的普通育肥场,副场长魏奋强正在圈舍内查看牛儿的进食情况。“这个圈舍看似寻常,实则不凡。”魏奋强开始介绍圈舍中的技术细节:“牛圈地面设计有轻微坡度,污水能通过重力自然流向集污区,便于清理,同时确保大部分区域保持干爽舒适,实现了养殖环境的干湿分离。”

每个圈舍内均配备了循环饮水槽,该设施不仅能自动蓄水,即使在冬季也不会结冰。此外,还设有有效减缓风速的挡风墙,以及牛儿们钟爱的“大方糖”,其中富含盐、钙、锌等多种矿物质,有效补充它们所需的微量元素。

“这里有很多你们看不到的技术含量,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为牛群提供了舒适的生长环境。”魏奋强指着不远处的“中央厨房”说。这里的牛儿都有营养师,会根据需求、生长阶段精准配餐。配餐使用的玉米、苜蓿等都是企业自己种植的。    

离开时,远处的“中央厨房”还轰隆作响,饲料加工线正在准备晚餐。魏奋强望着“房间”中的牛群感慨:“老一辈放牧靠鞭子和经验,现在我们靠屏幕和数据。你看这些牛,吃着本地的玉米,戴着智能‘首饰’。这哪是养牛,分明是给它们建了个‘舒适家园’。”

蹲点日记:

近日,记者多次走进新疆天莱农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养殖区,这里既有“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诗意,还有“数据牧牛”的智慧。

作为土生土长的博州人,记者对草原以及“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再熟悉不过。亲眼目睹过牧民们养殖的艰辛,他们从早到晚、从春到冬,忙碌不已,还要随着季节变化从夏草场转场至冬窝子,一年四季辛勤劳作,健康养殖牲畜、顺利销售全凭经验。

此次蹲点采访,彻底刷新了记者对养殖业的认知。在天莱集团养殖区,养殖牲畜不只是简单的喂养与管理,从饲料的精准配比到牲畜生长环境的精细调控,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高度的专业知识与严谨的态度。养殖人员不仅要密切关注动物的健康状况,还要根据它们的生长阶段和个体差异,灵活调整饲养策略,以确保最佳的养殖效果。

此外,记者还看到了现代科技和理念在养殖业中的广泛应用,如智能化监督系统、精准投喂设备等,这些都极大地提高了养殖效率与产品质量。与此同时,记者还对从事这一行业的人们充满了敬意。他们的辛勤付出与不懈努力,正是保障我们餐桌安全、推动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力量。中国日报记者毛卫华|库来西、彭健、刘超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