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电源总装机突破2亿千瓦 新能源占比超55%

新疆电源总装机突破2亿千瓦 新能源占比超55%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5-12 19:2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5月12日,从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获悉,新疆电源装机达到2.01亿千瓦,突破2亿千瓦大关,位居全国第五。其中,新能源装机达到1.12亿千瓦,占到电源总装机的55.72%。这一历史性突破,不仅见证了国家“三基地一通道”建设的成果,更彰显了新疆从“能源大区”向“清洁能源大区”的转变,新疆在全国电力保供中的作用也将愈加凸显。

中绿电若羌400万千瓦光伏项目。(林晓麟 摄)

在新能源装机构成中,风电以4952万千瓦装机规模位居全国第二,光伏以6286万千瓦装机规模位居全国第四。近年来,新疆紧扣打造全国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定位,依托十大风区、五大光区的先天优势,开启“追风逐日”的新型电力模式,新能源发展步入快车道。截至2024年底,新疆集中建成哈密、准东和南疆环塔里木3个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新能源装机以超1亿千瓦的规模超越火电成为主力电源,比“十四五”初增长2.8倍,成为西部首个跻身“亿千瓦俱乐部”的省份。

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额尔齐斯河河畔的五彩滩风电基地。(努尔别克·努尔曼 摄)

为服务新疆能源电力的大规模发展和新能源的大规模开发、消纳,在自治区与国家电网公司的坚强领导下,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举全公司之力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通过建强电网、构建时空机制、创新交易模式等,筑牢能源发展和电力保供的根基。

昌吉换流站航拍图。(郭健 摄)

电网建设方面,形成“内供五环网、外送四通道”主网架格局。疆内,新疆电网已建成750千伏变电站31座,变电容量9150万千伏安;输电线路92条,总长度达到12705千米,成为全国750千伏变电站最多、750千伏线路最长的省级电网。目前,正加快建设新疆750千伏环塔里木大环网,这也是全国最大的750千伏超高压输电环网。外送方面,形成“两交两直”4条外送通道。从2020年开始,新疆外送电量连续五年突破千亿千瓦时,覆盖全国22个省市。其中,2024年,外送绿电占比提升至30%以上。当前,随着第三条疆电外送直流通道——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加速推进,新疆外送能力将由2500万千瓦提升至3300万千瓦,新能源外送比例将提升至50%,“西电东送”枢纽功能持续强化。

4月,新疆与北京携手通过“新疆绿电午间发、北京负荷晚间用”的市场化交易新模式,首次实现新疆午后阳光“点亮”北京夜景。

巴州—罗布泊—若羌750千伏输变电线路工程。( 马元 摄)

新疆与内地省区市存在地理时差,新疆光伏发电出力最高峰时,内地省区市进入用电晚高峰。国网新疆电力充分发挥电网资源配置枢纽平台作用,利用地理区位的特点,创新构建时空互补机制,电网串联起新疆的东部、西部和南疆、北疆,以及内地省区市,实现昼夜、季节上的风光互补、电力互济。同时,以错峰交易方式,巧解绿电供需“时空锁”,这不仅让新能源企业能更准确预测发电能力,也以小时级交易曲线充分挖掘绿电潜力,形成能源时空互补格局。

哈密沃能十三间房储能一电站。(冯洋  摄)

储能项目作为电网安全运行的“稳定器”“调节器”,主要起到“削峰填谷”作用,是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支撑。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不断加快对储能的研究论证,推进储能项目有序建设,形成涵盖抽水蓄能等传统储能和磷酸铁锂、全钒液流、飞轮、超级电容等新型储能并行的超级“充电宝”集群。目前,新疆仅新型储能装机就突破1000万千瓦,装机规模位居全国前列、西部第一。通过多种储能齐发力,新疆把清洁能源转化为持续稳定的电能。2024年,新疆电网新能源利用率提升3.6%。

为全力推动新疆能源电力高质量发展,国网新疆电力高效做好电源的并网服务,建立省、地两级协同联动机制,按照“随到随批即安排”的原则,提升电源接网审批服务质效,确保电源项目建成即并网。2025年1—4月新增电源装机911万千瓦,其中新能源852万千瓦,同比增长50.61%。

除此,国网新疆电力还通过推进能源大数据中心、“新能源+储能+调相机”示范项目建设等,全力支撑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未来,将围绕“沙戈荒”风光基地开发、绿氢全产业链构建等重点领域,打造国家级清洁能源示范基地,为“双碳”目标实现贡献新疆方案。(中国日报记者毛卫华|余艳春、段玉)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