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新能源科技遇上田园牧歌,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日前,由新疆阿拉尔市南疆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打造的集生态观光、科普研学、田园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牧场——“阳光牧场”正式向公众开放。在这里,可探秘“会发电的农场”,体验光伏板下抓土鸡、赶鸭群、骑越野摩托等野趣项目,还能通过趣味科普了解光伏绿电诞生过程。
光伏垂钓区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体验钓鱼的乐趣。林国强 摄
在南疆兵团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连绵起伏的光伏板矩阵被划分出柔性光伏支架区、光伏种植区、光伏养殖区、光伏渔场等几大片区,讲解员根据不同人群需求,系统地对光伏项目建设、光伏发电原理进行讲解,让游客在寓教于乐中了解光伏知识。记者跟随游客穿梭于光伏板支架构成的“蓝色森林”,可以看到在光伏支架下种植的芦竹、养殖的鸡鸭,不远处还有人在喂养鸵鸟、孔雀等。板下菜园的太阳能温室里培育了有机果蔬,光伏鱼塘边游客正体验生态垂钓……
游客体验越野摩托。记者 林国强 摄
阿拉尔市民赵志明说:“通过参观,我对光伏有了比较清晰的认知,受益良多。基地的娱乐项目也非常有意思。” 据了解,南疆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阳光牧场”占地面积17亩,建设1.4兆瓦光伏系统,每年温室大棚顶部光伏板可产绿电8.46万千瓦时,漂浮式光伏板可发电6.86万千瓦时,既可实现能源高效利用,又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技术人员给游客讲解水培蔬菜种植情况。林国强 摄
阿拉尔市民吴娇茹说:“今天带着孩子来参观‘阳光牧场’,投喂了小白兔、鸵鸟等,还了解了蔬菜的生长过程,孩子非常开心。我觉得这些体验是课本上学不到的,对孩子成长来说非常好。”
孩子们给鸵鸟喂食。林国强 摄
家长与孩子一起感受农耕乐趣。林国强 摄
南疆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将积极探索“光伏+”模式,持续打造“阳光牧场”项目,将分布式光伏与现代农业相结合,实现工业光伏发电和农业种植、养殖跨界融合的“农光互补”发展模式,在立体布局实现一地多用,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同时,让市民感受科技赋能的光伏产业魅力。
巡检机器人演示吸引了孩子们观看。林国强 摄
南疆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战新产业部部长张萌说:“希望通过对‘光伏+’模式的不断探索,为师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中国日报记者毛卫华| 林国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