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利器加持 阿阿高速公路建设优质高效推进

“智慧”利器加持 阿阿高速公路建设优质高效推进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4-30 18:3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G3036阿克苏至阿拉尔高速公路(以下简称“阿阿高速”)项目打造“智慧工地”,借助互联网、智能物联、AI 计算技术,对施工现场人、机、料、法、环等生产要素,以及安全、质量、进度、绿色施工等生产过程进行数字化管理,提高了项目管理标准化水平与执行效率,优质高效推进项目建设。

G3036阿阿高速二标项目塔北二干渠桥面铺装。(资料图)
阿阿高速施工第二合同段智能钢筋加工场。石继良 摄

4月29日,记者在新疆阿阿高速施工第二合同段综合场站看到,焊接机器人精准焊接钢筋,焊接机器人学名叫数控钢筋笼滚焊机+焊接机械手,利用智能新技术,全自动完成桥梁桩基、墩柱钢筋笼、盖梁钢筋骨架片等焊接操作。

机器人焊接作业。石继良 摄

G3036阿克苏至阿拉尔高速公路施工第二合同段综合场站负责人王广斌说:“以前焊盖梁骨架片,两个工人同时操作,一天大概只能焊八九片。现在用机器人,焊一片只需40分钟,而且焊缝的长度、高度、宽度,误差小于等于一毫米,精度更高。”

“智慧工地”建设,还有效提高了工地安全管理水平。视频监控AI识别系统,实时监管现场作业情况,实时告警违章作业行为,对安全隐患实时预警。

“我们梁场接入这个系统之后,可以有效识别进入工作区域内的每一个人有没有戴安全帽,有没有穿反光背心?对违章行为及时预警,提醒作业人员和安全员,辅助我们项目进行安全管控,消除安全隐患。”王广斌说。

“智慧工地”建设覆盖了阿阿高速各个施工合同段。在施工第一合同段综合场站,智能化设备有序运转,管理人员通过“智慧平台”,在数字大屏、手机、电脑上都可以实时监测作业情况。

G3036阿克苏至阿拉尔高速公路施工第一合同段综合场站生产副经理孙勇说:“‘智慧平台’实行数字化管理,提高了有效作业率,提高了工艺工法,使整个工地管理更加规范化、便捷化。”

数控锯切套丝生产线进行钢筋切割、车丝作业。石继良 摄

在施工第一合同段综合场站内,一根根螺纹钢筋通过数控锯切套丝生产线,自动完成车丝。该生产线采用国际领先技术,全自动完成钢筋输送、翻料、传递、车丝、打磨工序,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孙勇表示:“在没有引进这套设备之前,需要6个工人三套设备才能生产,现在只需要一个人操作就可以进行生产,并且精度更高、质量更好。”

智能张拉压浆。(资料图)

阿阿高速项目打造“智慧工地”,广泛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四新”技术。桥梁工程BIM技术应用,根据实际测量数据建立GIS原始地形,创建桩基、桥墩、箱梁、与桥梁连接的道路BIM模型,结合施工方案、施工模拟和现场视频监测,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连续现浇箱梁施工采用盘扣式支架,实现箱梁现浇支架快速拼装,易于调整,方便拆卸。智能张拉压浆系统,使用智能化的张拉与大循环压浆技术来取代传统的张拉与压浆,施工人员不再需要通过语音进行配合操作,不再需要通过肉眼来对施工质量进行观测,不再需要通过手工的方式进行相关数据的记录,通过程序化的控制方式实现了对张拉伸长量的精准化控制,进而保证了管道压浆的密室度,实现了桥梁预应力的最有效发挥,使得桥梁的安全性与耐久性得以提升。

(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记者毛卫华| 石继良 张康)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