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拉尔:科技赋能产业援疆,打造沙漠新式“绿洲”

新疆阿拉尔:科技赋能产业援疆,打造沙漠新式“绿洲”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4-27 19:5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的新疆阿拉尔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内,一座现代化设施农业示范基地正焕发勃勃生机。据悉,该基地由浙江台州援建,新疆阿拉尔市十二团塔南镇和新疆汉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打造,建成9座高标准设施大棚,种植面积105亩,不仅丰富当地居民的“菜篮子”“果盘子”,还带动周边群众提升种植技能、促进就近就业增收。

新疆阿拉尔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高效设施农业示范基地航拍图。卿朋 摄

近日,记者走进阿拉尔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智能温室大棚看到,自动温控系统将温度精准维持在25℃,一串串色泽艳丽的小番茄挂满藤蔓,工人们正娴熟地采收装箱。“这些品种引进后经过改良,糖度更高、味道更好,一上市就供不应求。”园区技术负责人阿比力提甫·艾力介绍。

智能温室大棚里种植的小番茄挂满藤蔓。卿朋 摄

这些大棚采用“智慧大棚”管理模式,集成自动温控、智能灌溉及环境监测系统,并首创“无土基质栽培+水肥一体化”技术,水资源利用率高达90%,病虫害防控效果超80%。

截至今年3月,园区果品销售收入突破109万元,小番茄、蓝莓等作物深受本地消费者青睐,不少采购商争相上门“抢单”。

成熟的小番茄挂满藤蔓。卿朋 摄
在草莓种植大棚内,园区工作人员在给草莓疏果。卿朋 摄

在草莓种植区,颗粒饱满的果实点缀在绿叶间,园区工作人员马依努尔·伊敏一边疏果一边向记者介绍:“我和丈夫管理大棚,月收入加起来超过1万元。”像马依努尔·伊敏一样,数十名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家庭收入大幅增加。

新疆汉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陈以说:“我们计划通过倒茬轮作拓展蜜瓜种植,进一步延伸产业链;育苗大棚为周边农户提供辣椒、番茄种苗,带动农业升级;棚间种植防风、射干等中药材,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同时带动更多群众就业。”

智能温室大棚里种植的蓝莓。卿朋 摄
智能温室大棚里种植的蓝莓。卿朋 摄
智能温室大棚里种植的蓝莓。卿朋 摄

阿拉尔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将以示范引领为核心,依托援疆资源优势,深化产学研用一体化。积极引进和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同时创新农业发展模式,增强科技支撑力和成果转化效率。园区将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升级改造基础设施,推动农业与休闲观光、科普教育、特色采摘等业态深度融合,以促进农文旅一体化发展。

陈以说:“我们将充分利用援疆政策带来的资源优势,不断优化技术路径,为师市乃至更广泛的地区打造一个设施农业领域的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样板。”

阿拉尔这片“农业绿洲”,正依托科技赋能积极转型升级,以产业振兴增进民生福祉。“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动高效设施农业科普教育基地建设,扩大农业园区示范引领效应,不断延伸产业链,为师市乡村振兴提供持续的动力和支持。”台州市援疆指挥部党委委员、副指挥长王伟峰说。(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记者毛卫华| 卿朋 )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