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8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古迹遗址日”设立42周年。当天,新疆首个文物与文化遗产司法保护基地在世界文化遗产交河故城揭牌,新疆吐鲁番市中级人民法院与新疆吐鲁番市文物局签订司法保护协作框架协议。
吐鲁番市文物局党组成员、文博院(博物馆)院长(馆长)曹洪勇与吐鲁番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李峰共同为吐鲁番市文物与文化遗产司法保护基地揭牌。许艳宏 摄
吐鲁番市文物局党组成员、文博院(博物馆)院长(馆长)曹洪勇与吐鲁番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李峰共同签订文物与文化遗产司法保护协作框架协议。许艳宏 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庭副庭长孙健在致辞中表示,吐鲁番是古丝绸之路的重镇,是“一带一路”的名城,这里有不可移动的文物遗址1491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2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6处,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77处。交河故城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延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生土结构古代城市建筑群遗址,是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是中华文明史上的一个重要见证。在交河故城遗址设立全疆首个文物与文化遗产司法保护基地,是新疆法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是积极探索文物和文化遗产司法保护的新路径,标志着新疆法院文物与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司法+行政”协作机制正式建立。
俯瞰交河故城。许艳宏 摄
新疆吐鲁番市文物与文化遗产司法保护基地主要承担文物修复、法治宣传、巡回审判等功能,是集打击文物犯罪、文物修复、法治宣传教育和文物司法研究四项功能于一体的文物司法保护平台。重点对发生在吐鲁番辖区内的涉文物遗产案件进行集中审理,旨在加强司法机关、行政机关、社会组织之间的沟通协作,大力推进文物法治建设,为文物保护、文旅融合发展筑牢司法屏障。
吐鲁番市文物局文保考古督察科副科长刘怡表示:“文物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保护文物就是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我们文物局将与法院紧密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加强信息共享和执法协作,共同构建文物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坚固防线,让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彩。”
吐鲁番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管理办公室主任、吐鲁番市高昌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艾克拜尔江•吐拉甫表示:“我们将以此次基地揭牌和框架协议签约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文物部门的协作配合,积极探索建立文物与文化遗产司法保护工作机制,加强司法审判与文物保护的深度协作,构建‘预防、保护、打击’一体化保护体系,为文物与文化遗产安全筑牢法治防线。”
参加“中华情 高昌行”研学活动的学生参观交河故城展板。许艳宏 摄
吐鲁番市、高昌区两级法院、吐鲁番市文物局及各地游客共同参与见证了吐鲁番市文物与文化遗产司法保护基地揭牌和司法保护协作框架协议签约活动。
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记者毛卫华|许艳宏 伍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