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5时19分,南航CZ6884航班平稳降落在乌鲁木齐国际机场,标志着该机场北航站区投入试运行。作为新疆规模最大的主基地航空公司,南航圆满完成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北航站区试运行阶段首个降落航班和首个起飞航班任务,开启新疆民航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全力护航 云端见证丝路空港新生
当日8时11分,南航航班CZ6901从北航站区新跑道滑跑、起飞、冲上云霄。当班乘务组开展“木棉映天山”主题航班活动,与旅客共同见证乌鲁木齐国际航空枢纽腾飞。从空中俯瞰,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北航站区规模宏大、视野开阔,与天山山脉遥相呼应,灯光辉映下科技感十足,宛如丝绸之路上璀璨的明珠。
首航机长倪志强激动地说:“非常荣幸能驾驶787梦想客机执飞北航站区首个航班任务。通过前期多次的飞行验证,我对新航站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导航设施先进,运行系统完善,为提升航班运行效能及旅客出行感受创造了更好的基础条件。”
为保障首航顺利,南航选派“双机长”执行首个起飞航班任务。机组提前对北航站区运行条件开展研究,及时掌握当天本场天气趋势、航路运行等情况,签派放行人员重点针对起降程序、应急处置方案、地面滑行线路、停机位及跑道运行特点等进行详细讲解,确保航班安全运行。
亲和精细 打造航空服务全新标杆
进入新航站楼,旅客王先生不到3分钟就完成了自助值机及行李托运。转场后,南航将自助值机设备增加到20台,旅客可通过自助设备办理值机手续、打印登机牌、托运行李,排队等候时间进一步减少。此外,在新航站楼,南航可使用的廊桥数量达到23个,预计全年进出港航班靠桥率可提升5%,更多旅客能够直接通过廊桥登机,出行舒适度和效率进一步提高。
得益于“混流层”设计,南航推动同层中转落地,中转旅客可在同一楼层轻松完成航班中转,国内转国内一票旅客将实现转机无缝衔接,人均转机时间预计可缩短10分钟,出行效率大大提高。
新航站楼内,南航专属休息室也同步完成升级。全新打造的贵宾休息室总面积超3600平方米,融合天山山脉与木棉花设计元素,构建出兼具地域特色与现代美学的品质空间。空间配色采用柔和基调,搭配高品质软装配饰,营造温馨雅致氛围。金属板、木纹肌理与皮革材质的搭配,强化了空间质感与层次表现。功能布局涵盖行李寄存、品牌展示、休憩餐饮等模块,满足旅客多样化出行需求。
技术升级 乐享数据时代新枢纽
首航当天,南航物流同步完成至北航站区转场搬迁,新场地将会为客户提供更加快捷的服务、更加智能的设备、更加开阔的场地。依托南航丰富的航线网络及腹舱运力资源,南航物流新疆地区货邮年吞吐量预计可达11-12万吨,更好发挥乌鲁木齐枢纽优势。
据悉,转场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北区航站楼后,南航还将在航班运行和天气预警等方面引入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进一步缩短飞机地面滑行时间,提高气象研判准确率,从而进一步提升航班运行效率和正常率。
近年来,南航以打造乌鲁木齐西部门户枢纽为目标,不断完善航线网络,增加国内国际双向中转衔接,积极布局航空相关产业,搭建以乌鲁木齐枢纽为主,喀什、伊宁两个次枢纽为辅的“一主两翼”枢纽阵地,实现南北互动、东西串联。数据显示,2024年,南航在乌鲁木齐开通航线105条,保障中转旅客超过125万人次,从乌鲁木齐始发国际和地区通航点增至17个,各项运营指标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全力满足广大旅客美好出行需求。
以转场新航站区为重要契机,南航将立足广州、北京两个主核心枢纽,与乌鲁木齐西部门户枢纽形成有效联动,不断加大重点市场投入,拓展网络广度,增强网络厚度,提升“东联西出”枢纽航班波,强化乌鲁木齐枢纽的中转效能,为旅客提供更便捷、高效的出行选择,助力新疆地区的航空运输和经济发展迈向新高度。(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记者毛卫华|南新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