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国家管网集团西部管道公司2024—2025年度冬季保供任务圆满完成,2024年10月10日至2025年4月10公司共输送天然气337.93亿立方米,其中为新疆地区分输下载天然气42.26亿立方米。本轮冬供,日均输气量最高达1.826亿立方米。
图为西部管道公司基层站场开展雪后巡检(摄影:肖若航)
新疆的冬季长达半年,西部管网铁军为广大群众交上了一份厚重而温暖的答卷,保障重点城市供暖,推动上载点投产,扩大资源圈,架设管网立交桥,引进新技术保障供气安全平稳。
不惧10年来最强寒潮
在刚刚结束的本轮冬供中,西部管道公司为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分输天然气25.8亿立方米,乌鲁木齐输油气分公司乌鲁木齐作业区和计量技术服务中心昌吉分输站共同为首府输送“温暖”,其中乌鲁木齐作业区向首府输送天然气15亿立方米,比上一个供暖期增加2亿立方米。
图为乌鲁木齐作业区员工在“风吹雪”天气下开展集中巡检(摄影:王凯明)
乌鲁木齐作业区党支部书记范钟文介绍:“今冬乌鲁木齐遭遇了10年来最强寒潮,仅1月份就出现3次‘风吹雪’天气,场站巡检路线多次被积雪掩埋。”
在遭遇天气变化时,作业区加密关键设备电伴热巡查频次,对工艺区、调压装置实行“一小时一检”;组建15人“党员突击队”,24小时待命清雪除冰,确保了场站“零冻堵、零关停”。
面对用气高峰,作业区创新“精准调峰”模式,与下游用户建立“日对接”机制,实时监控管网压力与用户需求。“春节期间,我们监测到新捷分输压力异常,立即启动增量供气程序,2小时内恢复稳定。”调度员王越睿介绍。
计量技术服务中心在去年入冬前完成30余台(套)特种设备试验检验、4台阀门解体大修,对720余台套工艺设备入冬前维护保养、对5台过滤器滤芯进行检测,从员工到设备24小时在线,确保了冬供各项举措落到实处。
增“底气”架“立交桥”
1月底,塔里木输油气分公司轮南作业区与新疆华仑有限公司共同推进的零散气上载工程顺利投产并开始注气,
新疆华仑零散气上载工程是西部管道公司重点项目,新成员的加入实现2025年西部天然气资源上载“开门红”。这也是继新疆博聚能源公司之后,西部地区第二次有民营企业天然气资源通过管输方式经西气东输管道系统加入“全国一张网”,为下游地区冬季保供和人民美好生活用能需要增添了“底气”。
塔里木输油气分公司轮南作业区积极参与上载项目施工建设工作,去年11月成立市场开拓专项攻坚党员突击队,积极与客户对接,帮助客户识别注入风险和落实管控措施,对上游站场基础建设提供专业帮助。公司市场部、生产部和分公司等相关部门协同发力推进上载项目投产。截止4月10日,该上载点日最高输量15万立方米,累计上载气量超600万立方米。
去年9月底,西气东输四线吐鲁番至哈密段正式投产通气,来自中亚的进口天然气以及我国新疆塔里木油田的天然气和伊犁煤制气,汇合在吐鲁番联络压气站,经增压降温清洁后一路向东供应全国。
图为员工开展西气东输四线新疆段投产前检查确认(摄影:宋道涵)
西气东输四线首段投产运行后,与西气东输一、二、三线管道互联互通,西气东输管道系统年输送能力从原来770亿立方米的基础上增加到920亿立方米,日最大供气能力达到2.6亿立方米。
新技术加持保障供电
为了保障冬供期间供电系统更加稳定,独山子输油气分公司在2024年秋季抢抓作业窗口期,完成阿拉山口、精河、乌苏、霍尔果斯4座站场,6kV、10kV、0.4kV电气低压快切安装调试工作。塔气线外电失电是因为上级变电站架空线路所导致的瞬时故障,这次故障有效检验了快切装置在电网异常工况下的快速反应,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图为西气东输了墩作业区检查调压设备及电伴热的运行情况(摄影:郑立军)
塔里木输油气分公司也在轮南压气站、库米什压气站、孔雀河压气站3座站场完成了电气低压快切安装及调试,完成了0.4kV、10kV等不同电压快切与上下级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参数整定、制定快切设备的维保周期与标准等多项任务。
在去冬今春的保供期间,西部管网铁军勇于面对挑战,发扬爬冰卧雪、顽强拼搏的精神,从容应对大雾、寒潮、大风等极端天气,用心守护着西部油气能源战略大通道安全,守护万家灯火。在春意盎然的4月,一个冬供季结束,新一轮天然气“冬夏一体化”保供机制也随之开启,春风吹、战鼓擂,“管网橙”开始书写新的保供答卷。(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记者毛卫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