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塔下》讲透群众情 乌鲁木齐经开区(头屯河区)以戏为媒唱响共同体意识

《红山塔下》讲透群众情 乌鲁木齐经开区(头屯河区)以戏为媒唱响共同体意识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4-12 18:5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4月11日,乌鲁木齐经开区(头屯河区)委宣传部组织辖区居民、文艺爱好者、企事业单位职工及社区工作者代表共315人,集中观看秦腔现代戏《红山塔下》。该剧以社区干部真实事迹为蓝本,通过传统戏曲艺术展现基层治理实践,用小切口讲述大民生,引发各族群众情感共鸣。

《红山塔下》以“聚缘社区”党支部书记刘华的工作为主线,讲述其帮助居民就业、引导邻里和睦相处、解决居民楼供暖、老旧小区升级改造等关乎民生的社区工作实况。剧中“父母兄弟”“烈士丈夫”两条情感副线交织,生动刻画新时代基层干部一心为民、忠诚担当的精神风貌,折射出他们无私奉献、为民服务的家国情怀。经开区(头屯河区)委统战部(区民宗局)干部叶尔扎提·艾尔肯感慨:“全剧以十八大以来新疆落实党中央治疆方略为背景,把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细节演活了。看完后感到特别贴近我们的现实工作,也非常受鼓舞。”

(4月11日,秦腔现代戏《红山塔下》在乌鲁木齐新中剧院演出。 朱歆柯穆摄)

“我特别喜欢这个剧,剧中社区干部上门解决困难的场景,和我们真实生活完全一样。我也会把这部剧推荐给亲朋好友观看。”经开区八钢居民再米拉·阿不都克热木首次观看秦腔现代戏,她表示深受触动:“没想到传统戏曲能这么贴近生活!”

(4月11日,观众在欣赏秦腔现代戏《红山塔下》。 朱歆柯穆摄)

“我们通过秦腔这种形式,将普通市民身边的真实故事搬上舞台,展现首府在新时代发展中的精神风貌和群众幸福生活的图景。”乌鲁木齐市秦剧团党支部书记于颖龙介绍,该剧创新融合秦腔传统唱腔与现代叙事手法,创作突破传统戏曲题材局限,入选了2024年度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剧艺术资助项目,于颖龙认为:“这代表着我市和新疆乃至全疆有一部艺术作品、舞台作品纳入到了国家艺术规划的层面,这不光是资金上的一种支持,更是一种鞭策和鼓励,能够促进整个首府的文化艺术院团通过我们的不同的舞台形式来反映首府方方面面发展和变化。”

(4月11日,秦腔现代戏《红山塔下》在乌鲁木齐新中剧院演出。 朱歆柯穆摄)

“通过传统唱腔演绎百姓身边的故事,能够让更多观众,特别是让年轻群体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经开区(头屯河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张蕾表示,“未来将以传统节日为契机,举办2025新疆丝路合唱节、“锦绣华韵·和美经开”系列展等特色文化活动,用文化之光点亮美好生活。”

(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记者毛卫华|朱歆柯穆)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