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位于帕米尔高原的乌恰县正式停暖,至此,库尔勒、喀什等南疆县市长达5个月的供暖季“温暖”收官。供暖期间,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发挥“双子星”储气库、“一盘棋”统筹谋划的新格局,累计向南疆42个县市、46个农牧团场供气超3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2%,创历史新高,交出了一份亮丽的“温暖答卷”。
作为我国超深层天然气生产基地,塔里木油田除向以西气东输下游15个省区市的3000余家工业企业和近5亿居民生产生活供气外,还承担着南疆五地州800万户居民生活用气的供气任务。在这个供暖季,塔里木油田立足柯克亚、牙哈“双子星”储气库,构建起“一南一北”调峰“双保险”。其中,柯克亚储气库精细调度保供采气历时115天,累计采气1.7亿立方米,较去年同期增加近1亿立方米,日最大采气量199万立方米,为南疆各族群众提供了可靠的取暖和生活用气保障。在“多注少采”策略指导下,牙哈储气库顺利完成第一个注采周期任务,日最大采气量232万立方米,为天然气平稳供应增添动力。
随温度下行,送温暖上行。在深层气井存在高温、高压、开发难度大、井筒完整性差等困难下,塔里木油田当好能源保供顶梁柱,采取“一井一策”措施,加大对博孜、大北、克拉2、克深等气田生产井的跟踪优化力度,将产量落实到每口井,开井率提升2.5个百分点,全方位确保天然气产量箭头稳步向上,日均产气量超计划水平运行。
紧“暖流”步伐跑赢寒流。为切实掌握去冬今春天然气保供主动权,打好天然气保供进攻战,塔里木油田扛起责任、狠抓落实,提前16天完成气化南疆天然气管道工程克英线的建设投产,实现主力气源与南疆供气管网的互联互通,并成功应对了南疆地区地震、沙尘暴和极端寒潮等突发自然灾的挑战,以实际行动守护南疆各族人民温暖过冬。
做精数智化转型,冬季保供更“智慧”。塔里木油田油气运销事业部以数智护航万里管输,依托创新工作室、技术论坛、揭榜挂帅三个平台,全力推进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不断完善数据传输、硬件配置、系统架构,整合智能巡检、智能监测、视频监控等系统,重点解决了小口径管道及液化气管道内检测等技术难题,主导研发的减阻剂在生产一线完成验证,超过预期增输效果,为冬季保供铺设了一条智能化的“高速路”。
“首次采用内穿插、氮气保护等新技术治理储运设施隐患,全力保障油气管网长周期安全运行。”塔里木油田油气运销事业部总工程师兼特种设备安全总监张朋岗说,我们组织技术骨干深入现场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和城镇燃气管道“带病运行”专项治理,为南疆温暖“续航”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在这个供暖季,塔里木油田加强运行管理,充分发挥无人机巡线、机器人巡检、实时在线监测与风险评价等技术优势,加强对重点地段的日常巡护,最大化做到风险识别到位、管控措施到位、人员监护到位,确保环塔管网安全运行。同时,按照“分级设置、区域保驾、维抢一体、资源共享”原则,全力构建“1+5”全覆盖应急保障体系,进一步优化应急预案流程,规范应急处置措施,切实保障了南疆天然气的安全和稳定供气。(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记者毛卫华|苏华 姜明慧 魏婉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