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拜城县:整合资源力量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

新疆拜城县:整合资源力量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4-02 09:3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现在办事真是省心!以前办事要到处找,现在所有窗口都在一个大厅,不用来回跑,比以前至少节省半天时间”。近日,村民依某对拜城县康其镇社会治理综合治理中心“一站式”服务连连称赞。

记者了解到,拜城县康其镇以“资源整合、功能聚合、力量融合”为导向,坚持“办公场地最小化、服务群众最大化、服务项目最优化”的理念,有效利用便民服务中心,整合各支资源力量,扎实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

强化统筹整合夯实服务基础。拜城县康其镇按照“一楼式办公、一窗式受理、一站式服务”原则,统一办公场所,合理划分办公区域,科学设置服务窗口,整合司法所、派出所、信访、民政、统战、社保、妇联、农机等科室共12名工作人员按照“常驻+轮驻”“人随事走、岗因事定”模式进驻综治中心,厘清工作职责,制定服务措施,实现统一领导、人员集中、合署办公,着力打造矛盾纠纷联调、民生服务联办、风险隐患联控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机制融合发力 破解诉求难题。“原本想着反映问题就是走个流程,没想到一天就收到办理结果,更让我没想到的是你们还会再来我家”,在村民阿某家中,这位七旬的老人握着干部的手说道。其反映的与邻村群众经济纠纷问题,通过干部走访摸排被纳入及时快办清单,从问题受理到综治中心派单督办销号仅用24小时。

拜城县康其镇坚持“民情在一线了解、矛盾在一线化解、治理在一线落实”工作思路,探索开展“百名干部进千户访万民”活动,乡村两级干部混合编组、进门入户,落实“搜集困难诉求、化解矛盾纠纷、做好政策解答、征求意见建议”等6项重点任务。针对走访群众反映的诉求建议、矛盾纠纷等信息,由综治中心牵头,按照“一厅四室”职能范畴分类转办,通过“即知即答、即知即办、限时速办、大事联办”机制,推行“清单交办、限时销号、反馈告知、跟踪问效”全流程办理流程。今年以来,共摸排各类矛盾纠纷115件,化解率、满意率分别达97.6%和96.4%。

推动联合调解 熔铸和谐根基。“本以为这段婚姻结束了,我和妻子因家庭琐事经常闹矛盾,甚至好几次都走到法院门口了”。康其镇村民赛某感慨道“通过综治中心工作人员多次调解,帮我们解开了积压多年的心结,现在我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了”。

拜城县康其镇综治中心结合辖区婚姻家庭纠纷特点,实行“1+4+N”(综治中心+司法所、派出所、妇联、信访+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等N名专业调解人员)家庭纠纷联调机制,推行“闲叙家常摸问题、心理疏导稳情绪、法律释明划底线、家风引导促和谐”四步调解法,实现精准干预,并根据人员所涉及纠纷事项,通过分析评估,建立“红、黄、绿”跟踪机制,分别“每半月、每月、每季”开展动态跟踪回访,并同步将化解情况、跟踪情况录入“社会治理综合服务平台”,依托信息化服务管理,随时调取信息,查找解决突出问题,切实让矛盾风险消解于萌芽状态。

康其镇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一站式”服务的具体实践,正是当前拜城县深入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拜城县以“资源整合、科技支撑、机制创新”为抓手,坚持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同步推进、一体建设、规范运行,构建起矛盾联调、问题共解的社会治理平台。未来,拜城县将继续深化规范化建设,切实让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记者毛卫华|张宗斌)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