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下午,“一带一路·丝绸之路”行——2025年中国国际雪地排球邀请赛在阜康市天山天池国际滑雪场正式开幕。此次赛事吸引了来自哈萨克斯坦、保加利亚、法国、土耳其等国,以及中国新疆、宁夏、内蒙古等地的14支队伍参加比赛。赛事将持续至2月26日,为期4天。
(“一带一路·丝绸之路”行——2025年中国国际雪地排球邀请赛开幕仪式鼓舞表演。朱歆柯穆摄)
本次赛事由国家体育总局排球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排球协会主办,自治区体育局、昌吉州人民政府承办,自治区体育局二宫体育训练中心、自治区排球协会、昌吉州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阜康市人民政府协办。
“今年参赛队伍明显增多,竞争将更加激烈。”法国男子队运动员Daniel Petrov接受采访时表示,“教练团队专业度很高,天气条件理想,场地设施完善,各方面都令人满意。”
赛事组委会数据显示,本届比赛吸引了来自多个国家的队伍参与,参赛规模较往届显著扩大。得益于优质的硬件设施和专业的赛事服务,选手们得以在良好的竞技环境中展开角逐。Daniel Petrov表示:“能够在这样的条件下参赛,我们感到非常高兴。”他回顾道,法国队曾在第一届雪地排球赛中夺得冠军,并对本届赛事的激烈竞争表示期待:“哈萨克斯坦队的表现非常突出,是我们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尽管竞争压力更大,但这也将激励我们发挥出更高水平。”
(“一带一路·丝绸之路”行——2025年中国国际雪地排球邀请赛比赛现场。朱歆柯穆摄)
目前,赛事正在紧张进行中。随着参赛队伍整体实力的提升,各队都在积极调整战术,力争在接下来的比赛中取得更好成绩。赛事主办方表示,将继续完善各项保障工作,确保比赛顺利进行。
记者从文旅局获悉,天池景区通过"滑雪+温泉+赛事"多元联动模式持续释放文旅活力,截至去年10月中旬,2024年接待游客量突破300万人次,较前年250万人次实现显著增长。
"今年赛事条件堪称历届最佳。"文旅局党组副书记、局长高燕指出,天山天池国际滑雪场位于约北纬43度,海拔约800-1300米,日照时间充足,素有“全疆最温暖的滑雪场”之称。较省内同类场地具有显著气候优势。相较于去年需人工囤雪办赛的情况,今年自然降雪量充沛,温度条件更为理想。
赛事期间同步推出文化增值服务:设置非遗技艺展、文创产品展及农特产品展销区,免费提供新疆特色美食体验;在赛事间隙穿插中华传统秧歌、舞龙、鼓舞表演,并组织中外运动员参与哈萨克族黑走马等民族舞蹈互动。高燕强调:"通过文体旅深度融合,既展现中华文化魅力,又增强赛事文化附加值,形成'以赛促游、以游带产'的良性循环。"
"今天第一次体验雪地排球,虽然比赛输了,但我觉得自己发挥出了应有水平。"新疆青年男子排球队队员艾孜麦提·赛依丁表示。这位17岁排球小将已在新疆接受专业训练三年,此次是他首次参与雪地排球赛事。
作为三人制雪地排球新秀,艾孜麦提坦言队伍面临经验不足的挑战:"对手平均年龄比我们大,球龄更长,技术战术和临场经验明显占优。我们年轻队员身体素质虽具优势,但关键球处理能力仍需提升。
尽管首战失利,艾孜麦提对团队发展充满信心:"雪地排球与传统排球在移动节奏、战术配合上存在差异,这次比赛让我们积累了宝贵经验。接下来会针对性加强雪地适应性训练,争取在后续赛事中取得突破。"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排球协会主席张鹏表示,这是一场国际性赛事,对促进“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紧密联系、深化互利合作、开拓发展空间、联通“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民心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是充分展示新疆良好社会面貌的重要窗口。
(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记者 毛卫华|朱歆柯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