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焕新颜—新疆博州用乡村振兴绘就“富民山居图”

乡村焕新颜—新疆博州用乡村振兴绘就“富民山居图”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7-26 14:2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今年是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成立70周年,回望来时路,博州绿水青山成色更足,乡村振兴展现新气象。近年来,博州多地乡村突出地域特点,引导当地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着眼促进农民增收,多措并举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使乡村振兴有“量”更有“质”让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竞相涌现!

一条条街巷干净整洁,一座座农家院落舒适雅致……格尼登新村位于博乐市以东2公里,西临博乐火车站,是博乐市典型的城郊村,主要种植棉花、蔬菜瓜果等农作物,是博乐市的“菜篮子”和瓜果基地。

近年来,格尼登新村做好科学规划,既打开视野引进新兴产业繁荣经济,又注重传统农业升级提质和开发农业产业新功能、农村生态新价值。银马庄园是位于博乐市乌图布拉格镇格尼登新村的一家农家乐,也是当地依托区位优势发展庭院经济,推动乡村振兴的代表之一。该庄园目前每天的营业额大约是2000元,客流量最多的时候大约150人,并且能够承包当地群众婚礼的流水席。

惠农富农,博州的政策实打实,村子里的措施硬碰硬。据了解,银马庄园农家乐老板马银银在开办农家乐的过程中,当地村委会不仅给予补贴还帮助其担保申请了二十万元的贴息创业贷款。在村干部的带动下,格尼登新村立足村民闲置住房多、庭院面积大、村庄布局好的优势,引导村民围绕“家”字做文章。

发掘小菜园、小果园、小田园、小养殖、小作坊、小民宿、小商店、小餐饮的潜力,发展别具一格的农村庭院经济。干活不出远门,自家门前也能赚钱,父母孩子都能得到照顾和陪伴。随着腰包鼓了,家更暖了,赚钱顾家两不耽误。村民生活更“美”,当地人居环境更“靓”,村庄人气更“旺”,乡村产业更“壮”。

在定吉格村,乡村振兴的各项举措正在不断释放产业兴、环境美、乡风淳、村民富的强劲动能,当地农民做到了既是粮食生产的主体,又是产业发展的主体。在村子里的小微产业园各类企业、商铺齐聚,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农副产品就地转化增值,该园区也获评2022年度自治区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乡村振兴的改革和发展成果,要让广大农民共享,乡村振兴的举措让一批“小而精、精而特、特而强”的农业特色产业成为各地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实现强村富民的“新路子”。定吉格村积极帮助企业招工,吸纳包括周边14个村队在内的230名群众就业(人均月收入3200元),园区商铺新增30余人创业开店,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为村集体经济年增收50余万元,推进落实了“双增”计划(增加村集体收入、村民收入)。同时少数民族群众、妇女群众就业分别占比95%,稳步增加了群众收入。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广大农民群众的盼望。在产业园的博州满收食品有限公司,该企业创建于2007年,目前有员工32人。自成立以来,满收食品便专注于从事中式面点速冻食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围绕主营业务产品,累计投入700多万元,建成1400平方米的生产车间和800平方米的冷库,已形成了生产杂粮包、荷叶夹、蝴蝶夹、奶油馒头、黄金大饼、鸭饼、香花饼、葱油小花卷等8大类11小类面点制品,建立了稳固的销售网络,产品销往全疆各地。

产业兴旺是农业发展之本、乡村振兴之基。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中,该企业发展的同时不忘“温度”企业通过思想引导、技能培训、岗位教育,帮助妇女转变就业观念、发扬勤劳勇敢、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兴家立家,创造美好生活,带动所在地农牧民40余人,收入60余万元,成为博乐市巾帼创业基地。

定吉格村以“五大振兴”为引导,融合性延长产业链、以互补性提升价值链,随着“益企助农”品牌的建立,当地还持续支持企业打造电商直播室、产品展示馆,推动园区发展壮大,同步吸引了本村田秀才、土专家、乡创客、小老板自筹资金2000余万元建设创业园。

近年来,青得里镇夏布尔塔村步入发展快车道,一批乡土特色品牌竞相涌现,农文旅融合加速推进。2023年底,白钢嘎木仁与合伙人共同投资600万元购置制作设备成立蒙古包制作公司,目前累计培训当地30人上岗参与制作。在新疆多地,夏布尔塔村特润产业园生产的蒙古包受到众多客户青睐。

特色是乡村产业突破重围的底色。有办厂20年经验的白钢嘎木仁因偶然机会来到博州后,被当地的热情和民俗风情感染,并发现随着旅游业发展,新疆对蒙古包、毡房的需求量逐渐增加。因缺乏技术,本地几乎没有现代蒙古包、毡房加工厂,而从疆外订购成本高昂。白钢嘎木仁决心成立一家以蒙古包、哈萨克族毡房、民族特色家具、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等为主营业务的企业,在开拓市场、传承文化的同时也让更多本地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产品要“特”,产业要“融”经过一年多的发展,据公司负责人介绍,厂子内收入最高的人员月收入可达到10000元。今年31岁的裁剪工古丽巴哈尔•阿卜都艾尼今年1月加入公司,经过三个月的培训期,目前已成为一名小组负责人。作为3个孩子妈妈的她谈到目前的生活十分满足。

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夏布尔塔村夯实了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也让群众的增收致富路越走越宽。除特润文化产业外,村里干部大力招商引资,盘活闲置资产,吸引婴幼儿用品、文化、建材、康养企业在此落户,村民就业增收有了更多选择。而该村2022年人均年收入达到17000元,2023年达到20000元。

推动乡村产业的升级换代,以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已成为博州乡村振兴发展蓝图中的核心使命。在未来的工作进程中,博州将持续深化农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有机融合,加速农产品加工行业的转型升级,助力农村流通体系的高质量发展。

(中国日报新疆站记者毛卫华|马倩妮)

图片部分素材来源于博州融媒体中心供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