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疆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2000万吨

2023年新疆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2000万吨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3-12-30 13:29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3-12-30 13:2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12月29日,记者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3年,新疆粮食实现大面积均衡增产,全年粮食总产首次突破2000万吨,总产增量、面积增量居全国第一。

图为新疆粮食全面丰收 产量创历史新高新闻发布会 (张馨月摄)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今年以来,在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区各级党委、政府和农业农村部门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通过调整种植结构,挖掘水资源潜力,新增耕作面积,强化政策和技术引领,全力以赴抓好粮食生产,全年粮食喜获丰收。

今年,新疆粮食作物创出多项全国和自治区大面积高产纪录。例如,伊犁的冬小麦千亩连片实收单产达到782.9公斤,刷新全国大面积单产最高纪录;百亩实收单产880.3公斤,创新疆百亩单产最高纪录;伊犁、塔城的玉米百亩方、千亩方、万亩方、十万亩方单产分别创出1545.94公斤、1427.66公斤、1300.67公斤和1117.4公斤的全国大面积高产纪录。阿勒泰千亩玉米实收单产1230.29公斤,创造了全国冷凉区玉米大面积高产纪录。

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晶介绍,我们提炼高产纪录的创造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一是密植提单产。通过合理增加种植密度,发挥光热资源优势,提高产量。根据作物生长规律和播种时间,确定播种量和保苗株数,实现合理密植。玉米亩收获株数达7000—8000株,小麦亩收获穗数超45万穗。二是精准水肥调控提单产。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根据生育阶段需水、需肥规律,实行分次追肥、因地因苗精准施肥,实现科学水肥一体化管理。推广小麦、玉米高效节水及水肥一体化应用面积占61%,覆盖率全国第一。三是选用优良品种提单产。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合作,建立育种体系,明确主推和示范品种,奠定稳产高产基础。四是科技攻关提单产。制定实施方案和技术方案,将科技潜力转化为现实产量,把专家产量转化为农民产量。

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制定农业政策时,始终以打造全国优质农牧产品重要供给基地为战略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经过慎重考虑和科学评估,粮食工作的方针已得到合理调整。

从原先的“区内平衡、略有结余”转变为“区内结余、供给国家”。为此,提出了“扩面积、攻单产、增总量、提产能”的工作思路,以确保粮食生产的持续增长。在此过程中,全区各部门紧密配合,强化政策扶持,确保农民在种植粮食的过程中能够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同时,不断加强资源保障工作,深挖粮食增产潜力,积极推动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海燕介绍,今年以来,自治区财政不断优化财政支持政策,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全力以赴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提供坚实财政保障,安排资金97.5亿元,重点支持喀什噶尔河、博斯腾湖等5个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等工作;安排资金超180亿元,支持全区新建340万亩,改造提升95万亩高标准农田,鼓励实施16万亩休耕,以及249万亩粮食作物与油料作物轮作试点等,有效改善耕地质量,夯实农业生产基础;落实相关农业补贴政策,今年安排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和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资金32.9亿元,对1241.3万亩冬小麦、228.7万亩春小麦种植户给予补贴,有力保障种粮农民收益,不断释放支持粮食生产积极信号。

今年,为了保障农民的利益,自治区在粮食收储环节采取了多项有力措施。这些措施旨在确保农民的粮食能够得到合理、公平的价格,并减少农民在销售粮食过程中的风险。

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马雪渊表示,做好粮食收购工作是保护种粮农民利益,调动种粮积极性的重要保障。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坚持市场化收购导向,统筹做好收购仓容、收购资金、收购机械和收购人员保障,加强市场巡查监管,维护粮食流通秩序,牢牢守住了农民 “种粮卖得出”底线,为确保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年新疆在粮食收购方面呈现六大特点:收购数量多,整体质量好,收购价格优,仓容准备足,为民服务好,市场运行稳。全区收购粮食1145.3万吨,收购量创历史新高,小麦、玉米质量良好,收购均价稳定。筹集资金12.59亿元建设仓容66.5万吨,保证“有仓装粮”。积极引导多元主体入市收购,投放粮食收购贷款119.08亿元。粮食产后服务中心提供烘干、晾晒服务,派出工作组赴基层指导服务。组织开展“严监管强执法重处罚行动年”活动,严厉查处违法案件,维护粮食流通市场秩序和农民利益。

在未来的工作中,新疆将联合多部门深入挖掘粮食高产的潜力,并积极推广高产栽培技术,全面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以坚定不移的步伐推进新一轮的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为建设农业强区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更大贡献。

(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毛卫华|张馨月、马倩妮)

【责任编辑:万月英】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