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新疆沙雅县举行新疆印章博物馆开馆暨《保护文化遗产创造美好生活》《地下“万里长城”世界水利建设史上的奇迹》一一“文化遗产宣传进乡村”流动展览开展及流动展板捐赠仪式,推动全疆更加深入实施“文化润疆”工程,奋力开创新疆文化传承发展新局面。
沙雅县委书记潘万峰在欢迎词中说,沙雅作为古龟兹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四大文明”在此交汇,东西方文化在此交融,境内拥有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遗迹29处,乌什喀特古城就是其中悠久而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出土的“汉归义羌长印”“李崇之印信”两方汉代铜印,是新疆历史变迁和发展的重要见证。近年来,沙雅县坚持以文育人、以文化人,深入实施“文化润疆”工程,充分挖掘运用乌什喀特古城遗址和“汉归义羌长印”“李崇之印信”等历史文化资源,以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保障,建成了新疆印章博物馆,这是沙雅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盛事、喜事。我们坚信,新疆印章博物馆一定能够成为展现沙雅多元文化旅游的新看点、中华历史文化丰厚内涵的新窗口、各民族文化互鉴融通的新平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博院党组副书记、院长蔡世彦在讲话中指出,沙雅县以新疆本地出土的印章为切入点,通过建设印章博物馆,对新疆历代发现的印章进行集中陈展,通过印章来实证历代中央政权对新疆地区的有效管辖,深刻阐释了新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各民族文化互鉴融通的精彩篇章,让沙雅乃至全疆的各族干部群众能够更加直接深入地了解新疆各民族文化的历史传承,强化了对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的认同。希望沙雅县能够在文物资源研究和开发工作上持续用力,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强化运营管理、提高展陈水平,让文物发声、让历史说话,使印章博物馆成为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阵地,为保护传承地域历史文脉、促进文化繁荣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仪式上,原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创研班主任导师李刚为沙雅县捐赠国画作品,沙雅县委书记潘万峰代表沙雅县接受捐赠。自治区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党支部书记、正高级经济师杨静为沙雅县捐赠《保护文化遗产、创造美好生活》《地下“万里长城”世界水利建设史上的奇迹》--“文化遗产宣传进乡村”流动展板,沙雅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阿孜古丽·阿不来提代表沙雅县接受捐赠。
伴随着响亮的礼炮声。自治区文博院党组副书记、院长蔡世彦,自治区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邓选斌,自治区博物馆党委书记何嘉,沙雅县委书记潘万峰共同为新疆印章博物馆揭牌。
沙雅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德磊主持仪式。
据了解,新疆印章博物馆位于沙雅县它乾城内,设有上下两层展厅,主要陈列了两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等各类时期的玉印、书抄、官印、府印、行印、私印等各类印章,通过实物、雕塑、灯光、多媒体等多种媒介的组合应用,集中展现国家博物馆及疆内6个地州汉代以来的51枚印章、34份文书,旨在准确、系统地宣传展示新疆相关印章的丰厚历史和文化内涵,展现新疆各民族文化互鉴融通的生动局面,增强中华文化的自信和认同,讲述和传颂好气壮山河的英雄传奇和伟大史诗,把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好,利用好,推动新疆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工作再上新台阶。(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记者毛卫华|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