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云与新疆精河的“杞遇”

京东云与新疆精河的“杞遇”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3-09-20 12:2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随着国内健康消费个性化、精细化、品质化趋势更加凸显,营养科学化、滋补零食化等新需求持续涌现,越来越多的养生、滋补产品受到消费者关注。

枸杞作为传统滋补佳品,一直是健康养生市场上的热点。市场需求的激增,促进枸杞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良莠不齐,鱼目混珠等乱象,严重影响消费者体验,也破坏了枸杞产业的高质量有序发展。

为推动枸杞产品供应链本地化、品控标准化,京东云在全国多个枸杞种植基地进行实地考察、经过多次调研后,与“中国枸杞之乡”新疆精河成功牵手,他们之间的“杞遇”就此展开。

新疆精河县,我国枸杞起源地之一,有着百年的栽培历史。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使这里出产的枸杞品质优良。精河枸杞色泽鲜红、果粒圆润、果肉丰厚、口感甘甜,是理想的药食兼用营养保健珍品。

目前,新疆精河县已成为中国枸杞主要集中产区之一,精河枸杞也成为了新疆红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精河县独具特色的优势支柱产业,枸杞种植面积及产量在农业产业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

京东科技解决方案中心产品运营总监孙乃龙介绍,调研团队首先对精河枸杞的种植规模、产品特点以及生产加工能力做了系统的调研和分析,后又通过京东云产业协同平台与各地的产业数据做了横向比对。“我们发现精河枸杞的产品品质,营养价值非常高,以枸杞鲜果、鲜榨原浆等形式售卖会具有一定差异化优势。近些年枸杞原浆类产品销量逐年提升,更说明消费者对于原浆等药食同源类营养食品的需求越来越大。”

今年5月,精河县与京东科技集团达成合作,共同搭建了京东云新疆(精河)枸杞产业供应链运营中心,项目依托京东云技术能力与精河枸杞传统产业资源优势相结合,通过技术+产业,平台+运营的合作模式,搭建一基地三中心的产业服务体系。一基地指的是精河枸杞产业供应链基地,三中心分别是精河枸杞智能农场示范中心、精河枸杞产业大数据中心、精河枸杞产业服务运营中心。通过一基地三中心的服务体系有效解决区域公共品牌价值提升、产业供应链优化、销售渠道构建、产业数据沉淀及应用等问题。

“我们选择与京东展开密切合作,很大一部分是看重京东在科技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在产业服务上拥有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能够为精河县的三产融合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精河县农业农村局党组副书记、局长王伟说。

传统电商助农,普遍存在“下乡易、助农难,有生意、无生态”的问题。乡村被压缩在产业链最上游、利润最薄弱的生产环节,向流通和加工环节难以突破,最终留在乡村的收益十分有限。实现乡村振兴,要让产品“走出去”,产业“强起来”,人才“留下来”。

在精河,京东云“以三产聚二产促一产”服务路径,服务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站在全供应链环节上,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共生。

三产切入,让果香飘起来。京东云服务精河搭建了数字化营销服务体系,一手拓销路,一手建品牌。引入直播机构,线上开通京东特产馆,线下对接大型市场、社区团购等渠道,叫响“精河枸杞”区域品牌,实现“初级产品”向“品牌商品”转变。

聚集二产,让附加值升起来。“区域公共品牌”先行叫响知名度,也为第二产业发展聚拢人气。通过深加工的形式,精河枸杞打破季节性束缚,变身为枸杞液、枸杞啤酒等“创新产品”。在产业协同平台的撮合下,2家龙头企业,11家企业和25家合作社,携手提升枸杞加工能力,对地方产业实施延链补链。9月初,精河县的首个区域公共品牌单品“NFC枸杞鲜果原浆”上线,京东云的C2M能力为新品生产、营销提供了产业数据指导。“我们备的库存,第一天就被消耗了一半。”“精河枸杞”产品运营说。

反哺一产,让农民富起来。精河当地占地300亩的京东智慧农场,进一步规范种植资源、繁育、标准化基地,由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构建的智能农业管理体系,助力果园从传统走向“云端”,让农户从“看天吃饭”到靠“数智增收”,从而构建高品质农产品-消费升级-农民增收的“正循环”。

未来,精河县携手京东云,将持续提高县域主导产业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聚焦枸杞全产业链发展,以产业促发展为抓手,以产业兴区域经济为目标,为推动精河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共同合力打造好“精河枸杞”的金字招牌,共创“杞遇传奇”!

(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毛卫华|马倩妮)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