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上午,以“知识产权促进区域共同发展”为主题的中国—中亚知识产权合作论坛在新疆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本次论坛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承办,并得到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支持。
图为中国—中亚知识产权合作论坛现场(焦琪 摄)
本次论坛活动将持续三天,主要包括中国—中亚知识产权合作论坛、中亚知识产权高级研讨班、乌昌两地企业实地调研等活动。论坛期间,与会代表还将听取新疆地理标志典型案例介绍和绿色能源转型案例介绍,并实地调研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等。
据悉,近年来,我区知识产权的政策支撑不断强化,出台《贯彻 <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 的实施意见》《自治区知识产权“十四五”规划》等系列文件,为新疆知识产权事业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撑。2019年以来,全区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25%,PCT(国际专利合作条约)专利年均增长61.7%,商标注册年均增长16.5%,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81家。14项专利获评中国专利奖,其中金奖2项。 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
今年1-6月,全区专利授权量8620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1145件,同比增长48.51%,累计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8328件,同比增长2.64%。上半年全区商标申请42170件,注册16403件,累计有效商标注册量340247件,同比增长10.48%。知识产权创造质量、运用效益、保护效果显著提升。
同时,我区建设国家专利导航服务基地4个,设立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受理窗口12个,专利、商标代理机构620家,知识产权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成效更加显著。大力推动“新疆品质”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库尔勒香梨”“吐鲁番葡萄干”等7个地理标志入选《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保护名录,地理标志用标企业年产值超过360亿元。
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司法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埃塞姆拉特·坎亚佐夫说:“我们非常赞赏中国为加强知识产权所采取的积极措施,并期待借鉴中国的经验和先进做法。中国凭借其发明和技术进步的悠久历史,已成为创新领域的世界领导者之一。中国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并建立一个可靠的知识产权生态系统,这在该国各个行业的快速崛起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本次论坛为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知识产权领域务实合作搭建了新平台、开辟了新空间。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指导支持下,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对接论坛成果,梳理合作清单,推动建立知识产权合作与保护机制,探索双边、多边涉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机制,为双方企业知识产权申请注册和维权提供服务,推动知识产权平等保护,共同促进区域知识产权事业发展。
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副厅长级干部鹿毅表示,下一步,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用好中国—中亚知识产权合作交流平台,持续在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水平上下功夫,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区建设,为推动新疆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知识产权力量。
此次论坛现场开幕式参会总人数约350人,包括外宾约30人。自治区和兵团领导、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代表、中亚五国知识产权局局长一行、国家知识产权局一行等出席了活动。(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记者毛卫华|焦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