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级联动 多元解纷 ——乌鲁木齐诉源治理显成效

层级联动 多元解纷 ——乌鲁木齐诉源治理显成效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3-06-21 09:2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年来,乌鲁木齐全市法院“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深化诉讼源头治理工作,探索一站式、多元化解纷新模式,深度推进立足辖区、多层级联动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2022年,乌鲁木齐全市法院共受理案件21783件,其中通过“石榴籽工作室”、“古丽调解室”“互联网+诉前调解”等方式调解成功案例20210件,诉前调解成功率为91.32%。法治建设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推进诉源治理,既能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也是推进司法服务向前端迈进的有效方式。

打造诉源品牌,将纠纷化解于萌芽

针对辖区少数民族民商事纠纷逐年增多的现状,乌鲁木齐市天山区人民法院主动融入市域社会治理大格局,打造一站式解纷新模式助力推进诉源治理。

2021年12月,乌鲁木齐天山区人民法院正式挂牌成立“石榴籽法官工作室”。依托社区基础阵地,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人民调解、法律宣传等公共法律服务。深入基层一线,面对面倾听群众呼声,聚焦司法为民、便民、利民目标,通过法律、政策咨询等,实地解决民众诉求。

图1为天山区人民法院“石榴籽法官工作室”牌匾(王梦琳摄)

自 2021年以来,“石榴籽法官工作室”共审结案件5376件,其中调解案件 5306 件,出具司法确认书 2307 件。

2020年,王鹏等15名农民工受周某的雇请到其经营的婚庆用品店从事劳务,双方约定每天工资为 110 元。完工后,周某应付给王鹏等人工资538万余元。后经王鹏等人两年来不断催讨,周某仍不支付工资。

2022 年 11 月,王鹏等人起诉,要求周某给付拖欠工资款,但苦于诉讼费过高,希望法院能暂缓其缴纳诉讼费。

乌鲁木齐市天山区人民法院迅速将该案委派至“石榴籽法官工作室”开展庭前调解,人民调解员第一时间联系双方当事人了解案件情况,组织双方进行庭前调解。

在调解过程中,周某辩称自己也被拖欠了工程款,现在支付工资存在困难,人民调解员向周某释法析理,历经多番沟通后,周某同意给付。后双方在人民调解员的主持下达成了调解协议,再由法官确认调解,出具司法确认,为这十五份调解协议“上一道保险”。最终该15起劳务纠纷案件,以“零成本”的方式高效化解。

“农民工讨薪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乌鲁木齐市天山区人民法院一直致力于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乌鲁木齐市天山区人民法院法官王娟表示。“石榴籽法官工作室”以诉前调解方式协调当事人之间的矛盾,以司法确认方式减少当事人的诉累,降低诉讼成本,缩短诉讼时间,实现矛盾化解于诉前,纠纷解决于萌芽。

契合辖区特点,创人民心中的法庭

头屯河人民法庭面向基层、贴近群众,立足审判,推动“古丽调解室”落地,“法官工作室”入驻,为辖区建设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

2017年,针对辖区多民族聚居特点,头屯河人民法庭设立“古丽调解室”,由具有丰富双语和调解经验的少数民族法官带队,快速高效解决纠纷。自成立以来,“古丽调解室”共调解诉前、诉中案件2827余件,90%以上的案件两日内可约见当事人,调解率达98%。

图2为第二代古丽法官(古丽米然·热杰甫)正在进行现场调解(王梦琳摄)

“我们专门设立温馨如家,具有民族特色的古丽调解室,以便被当事人放松心情,进行调解工作。”头屯区人民法庭庭长柯媛媛介绍。目前,“古丽调解室”已发展至第三代,“古丽”法官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典型案例相结合,高质量开展基层矛盾化解工作。

头屯河人民法庭依托调解员设立“妇女儿童保护驿站”、“农民工讨薪驿站”、“企业服务咨询驿站”,进行“一庭多驿站”创建活动,常态化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坚持互通互融,设立“1+N+N+N”调解模式,即1个法庭+16个社区+23个调委会+75名调解员的多元解纷机制,引导当事人选择非诉讼方式解决纠纷。

“老百姓们常说,有事就找八钢法庭。”头屯河人民法庭柯媛媛庭长说道。因头屯河人民法庭所处位置及提供的司法服务,老百姓们亲切的称其为“八钢法庭”。

头屯河人民法庭2022年5月在管辖区乌鲁木齐市国际陆港区设立“涉外纠纷案件咨询导诉绿色通道”+“法官工作室”,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构建和完善“一带一路”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保障企业经济健康发展。

图3为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办公大楼(王梦琳摄)

2023年3月6日,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所属企业联合向头屯河区人民法院发出《寻求法律帮扶的需求清单》,结合辖区内企业目前实际遇到的8类涉法涉诉问题,向法院寻求法律指导。

了解企业需求后,头屯河人民法庭法官工作室进一步开展调研,结合陆港区涉外企业特点,邀请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乌鲁木齐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三庭审判员兰宁结合企业需求,为辖区企业代表讲授了一堂《“一带一路”倡议下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及应对》法律课。

“我们企业虽然也设立了风控部,但法律常识相对缺失。法官工作室进行的法律培训,有利于提升我们企业的法律风险意识。”乌鲁木齐国际鹿港园区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任立新说道。

结合“互联网➕”,优化企业营商环境

“为积极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我们深化涉企案件‘当场立、网上立、就近立’的便民立案模式。”乌鲁木齐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二庭副庭长陈映红表示。

图4为乌鲁木齐市中级人民法院宣传语(王梦琳摄)

2019年,沙依巴克区法院在全疆率先上线“道交网上数据统一处理平台” 实现网上立案、电子送达、线上调解、“云”庭审等全流程诉讼服务,让当事人切身感受“指尖诉讼”的便利。近三年,网上立案 14.14万件,电子送达41.48万次。

2022 年,李某经营的建材部与刘某就油漆材料供应达成中介合同,李某预付保证金20万元,但与供应商的合作却迟迟未能履行。于是,李某要求刘某退还保证金,刘某却因各种理由一直推脱,多次索款无果后,李某将刘某诉至法院。

立案庭速裁法官接手安检后,得知双方当事人都面临临着资金周转困难的处境,如若走审判程序,不仅耗时较长,且对对双方经营都不利,加之被告刘某身在广州就医,短期不能返乌,双方当事人均有调解意愿,故决定通过智慧庭平台组织双方进行在线视频调解。

经过调解,李某刘某彼此体谅,在相互让步基础上成功达成分期付款协议。

借助智慧法院建设成果,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促使案件通过在线调解方式达成了双方均满意的结果,减轻了企业诉累、降低了诉讼成本。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良好的法治环境、优质的司法服务可以降低解决纠纷成本,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依托诉前调解及智慧法院建设,让纠纷诉前化解,让诉讼更加便捷,为企业发展和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乌鲁木齐全市法院诉源治理模式的实践,正是按照“法官下基层,就地解纠纷,矛盾不上交”的工作原则,充分发挥党员法官模范带头作用,积极选派优秀法官进驻“法官工作室”,到一线服务群众,让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见法官,享受法律服务,打通了司法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记者毛卫华|黄佩、王梦琳)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