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钟养老服务圈”勾勒幸福半径

“15分钟养老服务圈”勾勒幸福半径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3-03-12 13:5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3月8日,天山区延安路街道晨光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居民正在做脚底按摩。 (陈星宇摄)

 “垂暮不离亲、养老不离家”道出了许多老年人的心声。乌鲁木齐市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圈”出美好生活,勾勒幸福半径,让便民服务更贴近,老人生活更舒心。
  3月8日,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延安路街道晨光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艾灸室里,十几名老人坐在艾灸凳上,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一起做着肩颈操。“很舒服,不用在家里置办这些东西,很方便。”65岁的梁黄鹅和丈夫边做着动作边对记者说。
  这座位于丽景嘉苑小区的三层小楼,一楼设有便民超市、维修站、助餐站、干洗店、理发店、果蔬店,二楼有书画棋牌室、手工编织室、家政业务室、休息室等,三楼有艾灸室、沙疗房、保健理疗室、健身房等,满足老人休闲娱乐、就近照护等需求。
  “一楼早餐店给我们半价优惠,有时候不想做早餐,到这里买,拿回去温度正好,方便又实惠。”梁黄鹅说。
  买几个包子、打包一碗汤,到家还是热热的——这就是幸福的距离。
  晨光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有860多人。“给老人们提供哪些服务?我们通过走访、调查问卷等形式,征求了居民意见。我们引进第三方养老机构,对日间照料中心进行运营管理,目前已能够提供娱乐活动、中医理疗、理发等服务。”晨光社区党委书记马阳说,后期还将开展保洁、维修、陪护等上门服务,不断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
  70岁的王玉珍正在做肩颈治疗。“从家出来,5分钟就到这里了。”王玉珍说,她以前经常到别的地方去做理疗,现在小区里就能做了,每天还能和邻居们拉拉家常,她觉得这就是一种幸福。
  这种距离的幸福,不只发生在晨光社区居民身上,天山区已在22个街道建成投入使用了42个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站),今年还将在大湾街道盐化社区、新华南路后街社区、二道桥街道跃进街社区等地新建13个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站),联合第三方养老机构,为老年人提供餐饮、娱乐、理疗等服务。
  “在做好基本养老服务的基础上,我们还将不断拓展上门服务项目及服务内容,建立‘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天山区民政局党组书记吴玮说。

(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记者毛卫华 | 史传芝)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