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药品、维修工具、宣传册、警民联系卡、入户档案、幕布、相机、户口簿……这个背包里的东西五花八门,但每一样都有用处。
为群众解决“急难盼愁”等问题,自2019年始,新疆乌恰县公安局城镇派出所组建了一支“背包警务服务队”,把“服务”背到群众身边。
2月27日,城镇派出所副所长胡俊飞带领“背包警务服务队”前往辖区社区开展挨家挨户走访工作,帮助群众在家门口解决难题,把服务送到群众身边。
当天一早,胡俊飞一行人先来到了肖热力小区阿依别提.阿布都拉家,并得知:“阿依别提的小女儿上学要落户,但家里的户口簿丢了要补办……”。
了解户口簿丢失原因后,服务队成员库瓦力西别克·吾拉依木哈里里把问题一一记录下来,现场核实阿依别提身份信息,拿出“丢失居民户口簿登记表”、“丢失补领居民户口簿登记表”等需要填写的表给阿依别提,并亲自指导阿依别提填写,现场为其办理。而后将现场无法解决的记录清楚带回警务室,并告知阿依别提会尽快办好送达其家中。
“我的身份证过期了,需要去派出所还是去哪里办理,需要些啥手续?”65岁的哈力达·叶拉阿勒向胡俊飞询问,胡俊飞听后,立即从警务背包拿出相机、取出幕布对哈力达说:“大爷,您哪里都不用去,我先帮您照相,采集信息上报,等身份证办好了,再给您送来就行了。”
走访中,胡俊飞与群众以唠嗑的方式,了解群众的困难诉求和对警务室服务工作的意见建议,并进行详细的记录。同时,向群众讲解了近期发生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例,叮嘱群众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 ,做到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等。
今年以来,“背包警务服务队”前往辖区为群众开展上门办证服务共70余起、送证上门共50余起,向群众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共4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3200余份,收集意见建议11条。
“一辆摩托车、一个头盔、一支笔、一个笔记本、一沓宣传材料。”这是新疆乌恰县公安局黑孜苇派出所“摩托警务服务队”的物品,虽然不多,但在群山环抱、山高谷深的黑孜苇乡农牧区群众心中传递着炽热的温度。
2月28日,初春的乌恰县,持续迎来降雪,辖区各地纷纷积雪严重、道路结冰,影响群众出行安全,特别对海拔高、牧民聚居多的牧区影响较大。
对此,为保障牧区牧民生命财产安全,黑孜苇派出所立即启动应对恶劣天气应急预案,派出所民警艾买提阿洪·沙布尔立即组织“摩托警务服务队”前往辖区海拔两千多米的康什维尔村、坎久干村以及阿热布拉克村等偏远牧区开展安全隐患排查、疏堵保畅、提示劝导等工作。
服务队到达康什维尔村3组牧区,65岁的艾买提江·卡地尔大爷神情焦急:“家里的摩托车达到报废期限了,孩子们都在外面,我的身体有些不方便,这可咋办呀?”
艾买提阿洪立即从摩托上取出登记册,然后给艾买提江大爷采集信息,并告知艾买提江大爷过两天联系报废车公司上来为他办理报废。
为此,艾买提江大爷激动的拉着艾买提阿洪的手说道:“这事一直悬在我心上,今天你就给我办了,我整个人感觉都轻松了许多,实在太感谢你了。”
当天下午,艾买提阿洪和同事们来到康什维尔村2组牧区。一如既往,就去看望牧民玉苏普·阿力聋。玉苏普和妻子从小因听力和说话都有障碍,属于聋哑夫妻。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就是放牧。
因此,服务队每次到康什维尔村,民警们都会先购买好一些玉苏普夫妻需要的生活物资送来给他们。每次在玉苏普家,他们都会坐下闲聊一番。举手投足间,玉苏普家牛羊的大小、增减以及需求与诉求等,服务队的人员都清楚、明了。对照每一项,当场为其解决,或联系相关部门尽快解决。
一来二回,服务队和玉苏普一家就像“亲人”。
据黑孜苇派出所所长尉自平回忆得知,有一次,他们去康什维尔村牧区进行走访,到了玉苏普家,玉苏普拿出一本泛黄的笔记本,并向尉自平和同事们竖起了大拇指,而后打开笔记本给他们看。大家凑脸一看,笔记本上面清晰的写着:“一直以来,我都觉得自己很孤单,但自从认识了你们,我们家就感觉多了些亲人,这是我最高兴的事。”
简单辞藻、真情的话语,契合当时玉苏普微笑的容颜和久久竖起的大拇指。那一刻,令在场的民警们都泛着泪光,为之动容。
(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记者毛卫华 | 沙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