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新疆农业植入新疆“芯”

让新疆农业植入新疆“芯”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3-01-15 18:1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一粒优质的小种子肩扛丰收重任,农业发展的核心都在于“一粒种”!

在政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自治区政协委员张慧,代表民盟新疆区委会带来了“加快种业振兴,推进新疆农业现代”的提案。

提案中讲到将新疆打造成国家资源战略保障和优质农牧产品供给站,加快种业振兴至关重要。但在种业振兴的道路上,我们还存有不足。

关于提案所述的几点不足,农业界别的自治区政协委员、新疆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副所长 马凯畅谈了“小种子大作为”。

他说:“我很赞同提案中所反映出的几点不足,我们首先需要知道,农业的根基就是种子,种子就如同农业中的“芯片”,它决定这一个物种是否优质,种源自主可控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关键。优良品种拥有抗病虫、产量高、品质优等特性,培育出高质量的好种子,既能减少农户们的劳动强度,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粮食稳产丰产,还能满足新时代市场多元化的消费需求。

对于新疆种业对新疆农业高质量发展支撑不足,马凯指出,我们新疆地区在与国外和其他国内发达城市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发展基础还不牢固。育科育种是一项有科技含量的工作,它所利用的是对遗传基因的研究,运用生物科技加快品种的选择,从基因研究中就可以进行科学干预,规避品种的缺陷。高效的育种技术我们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我们也有很多的科研人员已经在育种工作中开拓创新,我们在棉花、蔬菜等作物上都进行了大胆尝试,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种业振兴绝非一朝一夕之功,科研工作更是任重道远。例如优秀的前辈袁隆平为了粮食丰收增产,数十年如一奔忙,我们很多的科研工作者也是如此,为了科研成果从西北到东南两地奔波,就是为了能多有几次实验机会,更好的进行品种研究。所以提案中提到的育种研发周期与科研项目周期不匹配,科研项目和经费支持是动态、短期、变化的,不利于育种团队持续稳定开展科研攻关工作非常写实。对于新疆种业振兴,种业创新体制机制不活,马凯明确道出了我们现在工作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针对以上的不足,马凯给出了两点建议。一是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好去年自治区设立的推动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基金,大力引进培养种业高层次创新人才,加大生物育种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建立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知识产权归属和利益分配机制,充分激发和释放科研人员创新活力。完善新疆地区种业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建立持续稳定支持育种研发的保障机制。给研发团队吃下定心丸,有保障,有支撑就能潜心开展科技攻关和新品种培育。

二是建议培育“产学研”种业创新体系,研发机构+种业龙头企业组成创新联合体,联合开展育种攻关,培育和支持种业企业建立健全商业化育种体系和市场营销网络,逐步形成“育繁推”一体化格局。

“我们科研单位也会积极对接种业龙头企业,推进创新成果快速产出和转化,让更多的龙头企业成为种业创新的策源地。”马凯说。

在种业振兴,推进新疆农业现代化方面给出的建言。马凯明确说道:“一个基因可以改变一个国家,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培育创新是关键,为肯拼、肯干、肯钻研的科研团队搭建实验平台、创新平台也是不可或缺的,所以我建议自治区加快推进省部共建干旱荒漠区作物抗逆与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并纳入自治区重点培育计划,在投入、机制、编制等方面予以重点倾斜,推动生物育种,支撑培育突破性作物新品种。”

冬青树上挂凌霄,岁晏花凋树不凋。不依附、不依赖!将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

在创新实践中充分体显育种人才的价值,打造人才安居的“摇篮”,栽好“梧桐树”递出“橄榄枝”。

种业振兴,推进新疆农业现代化,同样需要立足当下,凝结人才力量,学习并弘扬袁隆平等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精神,十年磨一剑,久久为功!

相信全疆的各族人民都期待着新疆农业科技、新疆的农业现代化发展在新时期有飞跃,有突破,为新疆农业植入新疆“芯”,让新疆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把新疆“芯”牢牢攥紧,切实保障大美新疆,粮食满仓,瓜果飘香。(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 毛卫华 马倩妮)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