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232,入境中欧班列查验完毕,可以发车!”8月16日上午,一列满载着电子产品的“渝新欧”中欧班列,从哈萨克斯坦多斯特克口岸驶入新疆阿拉山口口岸。截至8月15日,阿拉山口口岸入境中欧班列已达1558列,位居全国第一。
(图为准轨执勤民警查验出境列车 王兴磊摄)
中欧班列作为跨大洲、跨国别、长距离、大运量的运输方式,自开行以来,已成为沿线国家广泛认同的国际公共产品。目前,中欧班列在中国已开行西、中、东三条通道,经阿拉山口、霍尔果斯、二连浩特、满洲里、绥芬河五大口岸进出境。
20世纪90年代,国家批准正式建立阿拉山口口岸,随后,与哈萨克斯坦的德鲁日巴口岸实现了铁路连通。从此,东起我国连云港,西至荷兰鹿特丹,全长10870公里的第二座亚欧大陆桥全线贯通。
阿拉山口口岸作为“一带一路”交通枢纽,是集铁路、公路、原油管道的陆路口岸,有效促进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国的商贸往来,为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提供了保障。
(图为准轨执勤民警查验入境列车 王兴磊摄)
当前,全国疫情呈多点散发和局部聚集态势,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如何高效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促进稳住经济大盘成为重点难题。
“为保障中欧班列顺利开行,我站深化勤务模式改革,优化查验流程、通关模式和工作机制,为中欧班列开辟专用绿色通道,为通关专列提供‘全时段、全天候、零等待’通关服务”。阿拉山口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站长范永勇介绍说。
此外,该站还不断加强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创新推出无接触式查验、联合查验等通关举措,节省了查验时间,保证了中欧班列的快速通关,全力满足中欧班列运输需求,为驻地经济发展提供便捷通关服务。
在“一带一路”建设的稳步推进过程中,阿拉山口口岸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战略地位日益凸显。2011年首趟中欧班列开行以来,阿拉山口口岸共通行中欧班列2.6万列。目前口岸通行的中欧班列共计有86条线路,覆盖国内24个省区市、欧洲13个国家和中亚5个国家,搭载的货物涉及汽车及配件、棉纱、木材等8大类200余种。(吴晨龙、陆世威)(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