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进行时:打造宜居宜业的阿拉哈格镇

乡村振兴进行时:打造宜居宜业的阿拉哈格镇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1-03-08 14:2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月25日,阿拉哈格镇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八年来,阿拉哈格镇各族干部群众艰苦奋斗、攻坚克难,2019年底,1527户贫困户全部脱贫摘帽。对于各族干部群众来说,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奋斗的起点,如何让脱贫攻坚的成果经得起人民和历史的检验,如何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阿拉哈格镇用自己的特色书写着这份时代答卷。

3月5日一大早,阿拉哈格镇政府门前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村民们用舞龙舞狮扭秧歌的方式庆祝阿拉哈格镇荣获国家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奖牌和荣誉证书。

庆祝仪式结束后,记者来到阔什艾日克村村民温且木·莫明家,看到安居房宽敞明亮,屋内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一应俱全,后院里,家人正忙着修建种植区和养殖区围墙,为发展庭院经济做准备。

温且木·莫明告诉记者,以前住的是土块房,家里只有3亩地,生活条件差,2016年,政府在村里建起了安居房,她与丈夫搬进了新家,并响应党和政府号召通过转移就业增加收入,年收入从原来的不到3万元变成了现在的12万元,家里还买了小汽车,生活条件越来越好。

温且木·莫明说:“之前生活条件特别不好,用电用水都很困难,现在住的房子特别好,两室两厅一卫都是分开的,家里面洗衣机、冰箱、电视等电器都有了,现在这么好的生活归功于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感谢伟大祖国。”

住上了好房子,还要发展好产业,阿拉哈格镇总人口4万多人,耕地面积12.5万亩,人均耕地面积不足3亩,人多地少、产业结构单曾是困扰群众致富的瓶颈。为帮助群众脱贫致富,该镇努力探寻增收致富的长效机制,创建“绿色小镇”基地,打造日光温室58座,配套大拱棚84座,均配套有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与传统农业相比,日光温室最大的优势是“一年四季都能挣钱”,且见效快,收益高。

在吐格曼拜什村村民吾休·阿尤甫的蔬菜大棚里,他和家人正在采摘已经成熟的莲花白,温室大棚里分别种植了莲花白、番茄和油白菜,成熟的莲花白能卖8000元,四月份番茄成熟后至少能卖10万元。而在种植大棚蔬菜以前,吾休·阿尤甫的13亩小麦一年只能为他带来1.5万元的收入,如今他的年收入是从前的10倍。

吾休·阿尤甫说:“现在村委会引导我们种植大棚蔬菜,我变成了菜农,我种的西红柿快成熟了,产量在35吨,我有信心能卖个好价钱,每公斤3块钱的话,可以赚10万块钱,技术方面也不用担心,村里邀请了技术员给我们培训种植技术,我的汉族邻居也经常来给我帮忙,我种的菜长的特别好。现在我的孩子在上大学,他的学费我也不用操心了。”

2021年,阿拉哈格镇将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和美丽乡村建设,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强“绿色小镇”品牌效应,持续推进转移就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在“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奠定基础,打造宜居宜业、美丽和谐的阿拉哈格镇。

阿拉哈格镇党委委员、副镇长阿迪力江·艾麦尔说:“今天,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的荣誉奖牌已经送达阿拉哈格镇,各族干部群众都特别的开心,这是对大家长期以来工作的肯定,但是这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个新的开始。接下来,我们还要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进行有效衔接,在乡村振兴方面,我们目前正在开展的工作有人居环境整治、庭院经济发展、特色(种植)养殖、林下经济发展等前期准备工作,通过这些工作引导各族群众更好的发展经济、增收致富,过上更好的日子。”

(韩遇琳 赵兴宽 李国琦)(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