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诚之江心 大爱白衣情 ——宁波十年医疗援疆纪实

赤诚之江心 大爱白衣情 ——宁波十年医疗援疆纪实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0-12-13 17:3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清澈的之江荡漾着浙江宁波的悠悠援疆心,高耸的天山见证着援疆的浓浓民族团结情。2010年,浙江宁波积极响应党中央的战略部署,把医疗卫生援疆工作作为重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和民族团结工程来抓,着力在人才、智力和技术援助上下功夫,改变新疆库车的医疗卫生状况。

一批批医疗物资进入库车,改变着库车市一个个医疗卫生单位的面貌;一批批白衣天使从之江河畔来到天山脚下,以他们的大爱之心,润泽着龟兹大地。60万各族群众的健康得到了保障,人民福祉不断增加,社会和谐日益巩固,宁波和库车的情谊越来越深,民族团结的赞歌响彻库车河边。

白衣天使给各族群众带来了安康

冬日的库车,暖阳和煦。12月5日下午6时许,库车市牙哈镇阿克布亚村4岁的小吾斯曼欢快地在院子里跑着,他的母亲说:“我的孩子已经看不见东西一年多了,是宁波援疆医生给了他光明。”

原来,小家伙得了严重的青光眼病,视力只有0.2,就是手指头在眼前晃动,他也看不见。援疆医生周雨生接诊后,决心治好他的病,将情况向宁波援疆指挥部做了汇报,并和后方宁波眼科医院联系,解决了他的交通费、食宿费、医疗费,把他带到宁波做了手术,于11月11日恢复了视力。

当小吾斯曼开心地享受着美好的生活时,库车市牙哈镇托克乃村的努尔古丽•艾沙对未来充满了憧憬。

“没有宁波援疆医生,就没有我和我的儿子。”她说。

原来,2015年4月初,努尔古丽•艾沙突然下腹疼痛,并有了出血状况,很快她就晕倒了。

当她被送到库车市人民医院时,人已经休克,血压降到了零,脉搏也摸不到了。

“当时我家人吓坏了,以为我活不成了,哀求医生救我,援疆医生立即给我做了剖腹探查,查出病源,决定切除子宫,得知我没有生育,她们又重新做方案,经过7个多小时手术,包住了我的子宫。”努尔古丽•艾沙说,“后来我康复后,成功怀孕,生了儿子。”

一次救治,从此结缘。在库车,说起宁波援疆医生,不少患者纷纷竖起大拇指,连声赞叹。

“他们的医术了不起,对人的态度也好,我的结石就是宁波援疆专家碎的。”库车市乌尊镇布喀其村居民库尔班江•艾海提说。

“我的风湿就是宁波援疆医生治好的,现在我的腿再也不疼了。”库车市塔里木乡长兴村居民居曼•艾斯卡尔说。

援疆10年来,有多少人受惠于宁波援疆专家?记者翻开第十批援疆专家、库车市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周雨生的门诊记录, 他坐诊的第一天,诊疗患者24名;第二天,诊疗患者43名;第三天,诊疗患者36名……

库车市卫计委党组书记、主任何丽萍介绍,宁波援疆专家先后有8批48人来到库车,不但让有60万人口的库车各族患者受惠,还让周边各县的病患者也获益,尤其是重大疾病和慢性病患者。

多形式培养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库车市妇幼保健院、库车市传染病医院、库车市阿格乡卫生院……一幢幢崭新的建筑背后,无不凝聚着宁波援疆人的心血。

“当时我们医院很破,就是一排平房,根本留不住医护人员,是宁波投资了4000万元,给我们建起了医院大楼,还给我们购买了医疗设备,培训了人员,让我们医院成为保障妇幼健康的一家专业医院。”时任库车市妇幼保健院院长刘春芳说。

十年间,宁波出资14883万元,为库车新建、扩建医院、卫生院5座,援助医疗物资4000万元,基本满足了库车各族人民的需要。

医院盖起来了,专业技术组组长毛国华说:“医疗援疆工作需要由‘硬’向‘软’转变,‘输血’向‘造血’转变”。宁波援疆指挥部制定了“组团式”援疆方案,以库车市人民医院为重点,打造出了一批“医疗名科”“名医工作室”“重点学科”。

库车市人民医院是库车、沙雅、新和、拜城等县市的区域性医疗中心,影响着周围的百万人口。可是,受各种因素的制约,这里人才奇缺,难以开展一些重大疾病的诊疗需求。

专家们来到库车市人民医院,开设了“名医工作室”,针对医务人员进行“一对一”“一带多”人才培养,不但为麻醉、神经外科、妇产科、心外科、心内科、呼吸内科、普外科、骨科培养了大批人才,还创建了碎石中心、干眼症诊室等新型医疗中心。

宁波市援疆专家周宏林、黄芳等一批批专家在学科规划、人员培养和人才储备方面全面帮扶,科学术讲课、病例讨论、手术复盘等多方式带徒,助力库车心内科、产科等多学科大力发展。

宁波市第一人民医院、宁波市第二人民医院、宁波眼科医院、宁波李惠利医院、宁波鄞州人民医院等10多家医疗机构,均和库车市人民医院、库车市妇幼保健院等医院建立了长期的帮扶机制。

陈晓敏冠心病工作室、陈安儿产科工作室、陆勤康眼科工作室等宁波知名专家工作室也落地库车。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甬库云端医联体的建设打通了两地医疗资源共享渠道,“云诊室”、“云影像”、“云病理”……更多医疗资源源源不断支援这库车医疗事业的发展。

“我们培养当地的医疗人才,一个是让援疆专家带教,一个是送到宁波培养,如今开通了远程联合会诊,让医护人员快速地提升诊疗水平。”宁波援疆指挥部党委副书记、副指挥长张尚兵说。

 数据显示,宁波对口援疆工作开展十年来,宁波援疆医疗专家在库车共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3项,其中10项新技术填补了库车市空白;利用互联智慧远程教育系统开展培训8000余人次,进行远程会诊3000余人次、远程影像诊断1000人次、远程心电诊断2500人次。

同时,组织库车医护人员到宁波开展培训15次,培训人员120名。其中,一部分经过长期培训的医护人员,已经成为库车医疗系统的学术权威。

另外,20位宁波知名医疗专家来到库车,作专题报告、举办学术交流会等培训10次,现场举办学术讲座6场,组织学术讲座3余场,培训各类人员1600余人次。

许多当地群众说,以前生了病总想往乌鲁木齐跑,现在不出库车也能享受高水平的诊疗。

通过医疗援疆,让库车的医疗卫生保障得到大幅提升。2017年,库车市人民医院荣获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集体称号,2018年,库车市被列入国家医疗试点县市,2019年创建了自治区慢病示范区,2020年顺利迎接健康促进县(市)专家组验收。

医疗援疆搭建起东西部民族团结的桥梁

治病救人,重在医心。十年来,“相约星期五”义诊活动不断深入,名医工作站点服务下沉,医疗援疆成果更多的造福基层群众,为两地人民情谊牢牢的系上了中华结。

结束援疆回到宁波的医生,还时常利用假期来到库车,为库车人民解除病痛。

第十批援疆医生拓展了医疗援疆广度、深度,在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下功夫、做文章,他们在医疗帮扶的基础上,大力开展民族交流交往活动、暖心卡亮身份、“护士教我学国家通用语言”等一系列活动。

黄芳来到库车还不到一年,就已经交上了三四个少数民族朋友,并和困难群众结对帮扶;周宏林作为心内科专家,每接诊一个重症患者,就把自己的手机号留给一个病人,他说:“重症心脏病患者不但需要长期用药,还需要在生活、工作中进行指导,他们需要和医生做长期朋友。”

还有不少医生和自己宁波的朋友联系,为当地的孩子捐赠学习和生活用品。黄芳从内地募捐了7000余元的物资,捐赠给库车市乡镇幼儿园的孩子;周宏林拿出1万元,结对帮扶了2个困难户;眼科医生周雨声捐赠给困难病人3000多元……

“医疗援疆十年来,我们虽然为库车的医疗卫生工作解决了不少问题,但是,这只是一个开始,今后我们会加大医疗援疆的力度,将医疗卫生朝基层倾斜,提升乡镇医疗卫生水平,增加人民福祉,加强民族团结,让群众有更大的获得感、幸福感。”宁波援疆指挥部指挥长、党委书记单继诚说。

( 龚喜杰 毛国华)(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