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工厂建在村 就业脱贫拔穷根

3月25日清晨,记者在新疆和田县英阿瓦提乡艾吉克村广汇扶贫产业园里看到,员工如孜妮萨·艾柯木在流水生产线操作台前,与其他同事一起紧张有序地忙碌着。

扶贫工厂建在村 就业脱贫拔穷根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0-03-29 14:3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3月25日清晨,记者在新疆和田县英阿瓦提乡艾吉克村广汇扶贫产业园里看到,员工如孜妮萨·艾柯木在流水生产线操作台前,与其他同事一起紧张有序地忙碌着。

如孜妮萨是艾吉克村广汇扶贫产业园员工,在产业园技术人员悉心指导下,通过自己勤奋努力,很快成为车间小组长,继而成为车间班长。在入职的近两年时间里,她照顾好年迈的母亲,给远在他乡求学的姐姐提供生活费,成为了大家学习的榜样。

扶贫工厂建在村,就业脱贫拔穷根。2018年8月底,新疆广汇集团积极落实企业扶贫责任,引进广益汇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新疆广威汇昌汽车用品有限公司、新疆广益恒裕汽车用品有限公司,在艾吉克村投资落户并成立广汇扶贫产业园,成为全县第一个村级劳动密集型产业基地,主要生产汽车行车记录仪、真皮座椅、太阳膜等汽车用品,为全村各族群众就近就业、脱贫致富创造了有利条件。目前,工厂员工有380余人,女性员工占员工总数的97%。

今年25岁的米日班·麦麦提敏曾经是村里的贫困户,当她得知村里要开办扶贫工厂后,便积极报名当了工人,经过在技术骨干培训班培训后,她已经是生产线上一名合格的工人,月收入1500员左右。

米日班有一个3岁的孩子,以前她担心出去就业孩子没人照顾,现在这些困难工作队队员与产业园负责人都给她解决了。“孩子在托幼园,我一点也不担心,”米日班开心地告诉记者,托幼园的老师们把孩子照顾得很好。

为了多元化培养员工,让他们掌握更多技能,广汇扶贫产业园让部分员工定期交换岗位,互相学习;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演讲比赛,为获奖选手发放电视机、热水器、电饭煲、现金等物品,极大地提高了员工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积极性。

“企业不一定能为员工提供永久的岗位,但是能教会他们致富的技能。”广汇扶贫产业园负责人霍继宇说。

去年5月,为了提高员工们的工作积极性,广汇扶贫产业园安排了5名员工去北京、上海等地参观学习。“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看到故宫、长城,第一次坐飞机,特别激动,特别开心。以后,我要更加努力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技术,挣更多的钱,让爸爸妈妈、孩子都能去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提起曾经去北京的经历,如孜妮萨依旧非常开心。

广汇扶贫产业园负责人霍继宇告诉记者,第一批赴北京、上海参观学习回来的员工在精神面貌上有了很大的变化,无论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上,给其他员工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年初,又组织第二批20名优秀员工代表到乌鲁木齐参观学习。今后,还会有组织地安排更多优秀员工外出参观学习,拓宽员工的视野,增加企业的团队凝聚力。

如今,忙碌的产业园内,员工通过岗位锻炼和现代经营管理,人生观、价值观和综合素质能力有了显著的改变和提升。不少曾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转变为有稳定收入的“产业工人”,不仅掌握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增长了技能,还有了我要脱贫的决心和信心。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我们积极落实自治区党委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各项决策和部署。这几年,通过积极引进企业创办扶贫工厂,解决村内部分富余劳动力因照顾老人和孩子无法长期外出务工的问题,逐步实现村民就业有保障。”该村第一书记周虎村说。

广汇扶贫产业园负责人王林林表示,将继续以强烈的政治使命和社会责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认真做好产业扶贫和“千企帮千村”对口帮扶工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贡献。(古丽阿亚提)

(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

【责任编辑:吕佳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