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按下“快进键” 跑出“加速度”

天蓝了,绿意浓了,道路宽了,夜色美了,城市靓了,生活越来越舒心。变革创造着历史,历史在变革中刷新。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按下“快进键” 跑出“加速度”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19-08-18 19:1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乌鲁木齐是一座怎样的城市?

“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首批创建生态文明典范城市”……诸多荣誉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巨大变化。

天蓝了,绿意浓了,道路宽了,夜色美了,城市靓了,生活越来越舒心。变革创造着历史,历史在变革中刷新。

连日来,记者先后走访了“六句话”项目现场,探访这座城市的发展脉络,感受它的开放、活力、和谐。

郁郁葱葱的树木连成片,林海中错落分布的灌木花卉相映成趣。这便是8月的雅玛里克山。
“这些年,乌鲁木齐变化太大了,绿色多了,城市美了。”市民余秀芳说。

作为距离海洋最远的城市,乌鲁木齐三面环山,山上土层瘠薄、底石坚硬,干旱少雨,且冬季长达5个多月,生态承载脆弱。

没有灌溉用水就背水上山,土质不好就背土上山,没有种植条件就专研科技攻关……

“雅玛里克山部分绿化区域山势陡峭,又没有车辆通行的道路,工人们都是把一筐筐土背到山上。”沙依巴克区园林队队长马金保说。

奇迹就在这里发生。

数据显示,自2017年我市“树上山”项目启动以来,当年雅玛里克山秋季植树量及2018年植树量,是此前22年雅玛里克山种植树木的总量。

这座曾经市区内最大的一座荒山,如今已成为乌鲁木齐荒山绿化的典型范例。

市林业和草原局(市园林管理局)党组成员李宽中说,保障成活率的同时,也会根据土层厚度、盐碱强度、灌溉条件选择不同树种。自2017年以来,我市累计完成“树上山”项目绿化面积38516亩,种植乔灌木475.94万株。

多种类的乔灌木种植,不仅让一株株新绿把根扎下,也为这珍贵的“绿色本底”披上了“彩装”。

绿色,城市发展的最美底色。居民小区旁的卫生死角被改造成了小游园;老旧景点经过绿化升级改造,面貌焕然一新……2017年以来,我市累计完成“地变绿”项目造林、增绿、绿地提升改造45626.67亩,栽植乔灌木2450.16万株。

一区一特色、一路一景观。在克服缺水、土壤贫瘠等不利于绿化的自然因素,不断完善城市绿网体系、延伸绿色的同时,乌鲁木齐市着力打造错落有致、成景成荫的城市绿色体系。

满城新绿,扑面而来。今天的乌鲁木齐,绿色延伸着。(郭军鸽 王丽丽)

(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