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8月13日库车电 新疆库车县阿格乡康村位于,距库车县城约50公里,共436户居民,谁也想不到,如今家家户户宽敞的庭院,一片祥和的村庄,曾经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深度贫困村。
为使2019年顺利脱贫,阿格乡党委结合康村实际,把全村农牧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的头等大事。
新疆库车阿格乡党委书记张靓表示,为了打好脱贫攻坚战,乡党委当好“快递员”,到辖区各工矿企业其他单位了解情况,将群众技能与企业所需相匹配,同时,加强国语培训,设立村企联合党小组,把牛羊放在合作社进行集中托养,解放劳动力,以前的深度贫困村康村就业率达到85%以上。
2018年全村通过转移就业实现247人就业,基本实现了一户一人就业;发展集中养殖、庭院经济为主的畜牧养殖业、特色种植业以及鼓励支持个人创业等方式,实现产业脱贫183人;通过土地清理再分配开发草原管护员、护路员、保洁员、劝导员等公益性岗位就业55人;利用草场补助金开发公益性岗位3个,实现3人就业,实现草原生态效益提升和农民增收脱贫双收益;做好贫困人员综合社会保障兜底工作,使符合低保标准的贫困户“应纳尽纳”,目前有95人纳入社会保障范畴。
阿格乡党委书记张靓说道:“康村作为独库的南大门,围绕旅游,抓好环保,发展矿区服务和旅游,打通农副产品销售渠道,发展农家乐,种植绿色蔬菜以及黑木耳,利用旅游来进行农产品的销售。”
康村居民48岁的佐然木·托乎尼亚孜在家里做拉面,今年因为生意好,雇了两个贫困户,自己致富的同时,也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佐然木·托乎尼亚孜的老公,之前因为国语不好只能当保安,收入不高,学好国语之后,学习开车等各种技能,月收入在6000元以上。
康村还建有木耳大棚,雇佣的员工都是贫困户,晾干的木耳直接销往北京,另外把质量较好的木耳加上鹿茸作为旅游产品销售。在木耳大棚工作的员工热比古丽·阿布拉,一个月收入2000元,“以前家里的经济来源主要靠养殖业和丈夫外出打工,现在生活好了,加上蔬菜帐篷和俩人的工资收入,供应两个孩子上学绰绰有余”热比古丽·阿布拉说道。
据悉,康村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共234户835人,已脱贫201户750人、未脱贫33户85人。未来,康村会利用独库南大门和湿地资源的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使得当地老百姓生活越来越好。(张林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