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建在村委会 就近就业助脱贫

工厂建在村委会 就近就业助脱贫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19-03-16 14:5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保育员正在照看孩子

洛浦县纳瓦乡巴什尕帕村新建的扶贫工厂里,工人们正在认真的编织汽车用品收纳筐和汽车靠垫,这些工人全部是本村的村民,经过培训后掌握了相关技术,现已有52人实现了就近就业。

巴什尕帕村是深度贫困村,2018年以来在自治区水利厅、新疆教育学院、洛浦县文广局驻该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的不懈努力下使得该村贫困发生率从3.4%降为0.54%。为持续巩固该村脱贫攻坚工作的成效,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2019年年初该村成功引进企业入驻并创办扶贫工厂,为村内无法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就业平台和保障,保证一人就业,实现全家脱贫。

考虑到村里两层楼房的便民服务中心全年也搞不了几次“四项活动”,大部分时间处于闲置状态,工作队召集村两委、党员和村民共同商议,决定将便民服务中心“一室多用”,利用二楼500平米的场地作为工厂的生产车间。同时,

村第一书记李子刚积极与新疆广汇集团对接,引入了一家汽车用品生产企业,订单式生产汽车收纳筐、靠垫等编制品。

工人们正在编织收纳筐

企业派出技术人员队村民进行培训,传授编织技术。经过半个月的学习,很多村民技术越来越熟练,生产的产品也越来越好。

扶贫工厂的工人祖丽皮耶•阿布都卡迪尔兴冲冲的说:“我是个农民,过去除了种地什么也不会,我也想外出务工,可孩子太小,我得在家里照顾孩子,现在我能在村委会的扶贫工厂里工作,还学会了编织技术,这是我过去做梦也没想到的事。”

今年25岁的祖丽皮耶•阿布都卡迪尔是村里的贫困户,当她得知村里要开办扶贫工厂后,便积极踊跃的报名当工人,经过技术骨干培训班的培训,她已经是生产线上一名合格的工人,并任厂里的副班长,月收入1000员左右。

她还有一个三岁的孩子,如今她也不用愁了,工作队考虑到有很多工人孩子无处安放,还专门建立了托幼中心,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托幼中心配有10张高低木床、电视机、消毒柜、被褥、儿童玩具等近3万余元的物品,截止目前已有15个儿童在托幼中心内接受托管。

为了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工作队还为他们配备了电视机、桌椅、羽毛球、排球等文体用品。员工们都非常开心,为自己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感到满意和自豪。

“现在由于工人都在实习阶段,工人每月工资在800元到1000元左右,随工人越来越多,我们会根据每个人工作的熟练程度、生产产品的质量和件数给工人定工资,根据以往的经验,一个普通的工人一个月大约能收入1500元到2000元左右,技术熟练的工人每月可收入3000元左右。我们加强与企业的对接,持续抓好生产培训、技术指导方面的工作,让工人有事干、有钱赚。”企业驻该村扶贫工厂厂长韩友民说。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我们积极落实自治区党委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各项决策和部署。今年我村积极引进企业创办扶贫工厂,主要是解决村内部分剩余劳动里因照顾老人和孩子无法长期外出务工的问题,逐步实现村民就业有保障。自我村扶贫工厂建成后,村民参与工作的积极性很高,看到群众很高兴,我们付出一切辛苦都值得。”该村第一书记李子刚说,“下一步我们会进一步提高在工厂内务工的村民素质,培养其遵守工作纪律的意识,引导教育其生产出优质的产品,让普通的村民尽快转变成优秀的技术工人。”(周新艳 杨婷婷)

(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 )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