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游子考察队到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进行科普考察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8-10-07 13:03:32
分享

科普游子考察队到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进行科普考察

10月5日,科普游子考察队一行34人,由科普游子自然教育创始人,自然教育部总监,自然科考活动策划及领队马庆宇教授亲自带队,来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进行了科普考察。

该考察队一行是由来自北京、广东和新疆的12个家庭34人组成的亲子团队,到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了解新疆野马保护状况,近距离亲近野马,学习掌握野马科普知识,同时考察队的小朋友们也想通过参加野马饲养劳动来感受保护者的工作艰辛。

国庆期间值班的野马繁殖研究中心业务科科长王臣和高级工程师张赫凡热情接待了科普游子考察队一行。在观马台上,他俩给12位小学三四年级学生和孩子家长详细讲解了野马的历史、现状、分布、演化、习性、特征、行为、保护意义等,并耐心解答了小朋友和家长们的各种提问。

而后小朋友走下观马台,走近5号场地的一个野马繁殖群,拔了些新鲜饲草,站在围栏外,手里拿着青草准备给野马们饲喂。刚才还对人保持高度警惕躲得远远地的野马们,见到了平时很少能吃到的新鲜美味饲草,一个个禁不住诱惑主动走了过来,走到栏杆边时,试探着伸长脖子,叼上一口,津津有味地咀嚼起来。特别是今年新出生的两匹小马驹,吃得最香也最贪吃。当小野马走近围栏时,小朋友们一个个都伸出小手,想摸摸这些可爱的小宝贝们,能如此亲密地与野马们接触,小朋友们别提有多开心了。

为了体验长年在戈壁荒漠坚守的野马保护者工作的辛苦和不易,小朋友们又亲自参加了野马饲养、打扫马圈卫生、和清理场地垃圾等劳动。他们把两捆约十几公斤重的苜蓿草捆绳子解开后,你一抱我一把地把草放入野马饲料槽内。随后又拿起比自己个头还高的大扫把,把场地内的马粪、草渣清理干净,大扫把扬起满天尘土,他们一点也不躲避,一点也不怕脏,不怕累。最后,小朋友们还捡拾清理了场地内的塑料绳、塑料瓶、碎玻璃、铁丝等有害野马健康的异物,这些垃圾如果被野马吞食将会造成消化不良或者消化道损伤,后果不堪设想。孩子们和老师一起,在3号场地内一字排开,展开地毯式细致搜索,一旦发现垃圾,就弯下腰来捡拾到手里。等把整个场地垃圾捡完,小朋友们一个个累得满头大汗,身上、手上沾得都是土和草渣,他们纷纷将自己的“战利品”集中投入到垃圾桶内。劳动结束后,为了表示对小朋友们辛苦劳动的奖励,张赫凡给每位小朋友赠送了她2017年出版的新书《野马回家》和《新疆野马回归手记》作为礼物,签名发给了大家。

通过这次有意义的科普考察活动,小朋友都受益匪浅,收获满满,在谈感受时,大家都踊跃发言。

任翔宇小朋友说:“今天,能够为濒危物种普氏野马做一点贡献我很开心。我希望野马野外种群不断繁衍壮大。”

孙悦宸小朋友说:“濒危物种普氏野马比大熊猫还珍稀,它和我们人类一样,有权力在地球上生存,我们一定要保护野马,爱护环境。”

满天依小朋友说:“我们要保护环境,不能乱扔垃圾,因为动物们吃了会受到伤害”。

林简小朋友说:“看到叔叔阿姨们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中把野马保护得这么好,我很高兴,也很敬佩。我对野马保护工作非常感兴趣,下次来时,我希望野马保护工作会做得更好。”

最后,马庆宇教授表示,保护生态环境要从娃娃抓起,科普游子自然教育平台通过都市家庭亲子科普考察活动方式,让孩子们走进大自然,关注自然保护,关爱野生动植物,用科学的方法了解决自然,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培养孩子们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道德品质,让孩子们认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从小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科普游子自然教育平台是由5位来自中国科学院系统的年轻人创办,专注带领都市家庭进行自然科学考察,让现代人在山野、湿地、高原、森林等自然环境中认识植物、鸟类、走兽、昆虫、鱼类及两栖爬行动物,让孩子们学会用专业科学研究方法了解自然,重建人与自然的关系。科普游子拥有多个自然科普教育基地,在北京、天津、内蒙、西安、杭州设有分支机构,每年组织近800期(场)自然科普教育活动;承担多地科委、科协以及公立博物馆的科普活动研发与项目执行,与一批科研院所、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博物馆及中小学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参与天行长臂猿、川金丝猴、大熊猫震旦鸦雀、渤海湾鸟类栖息地等保护项目,活动足迹涉及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云南、陕西、内蒙古、甘肃、江西、浙江、贵州、四川、新疆等地。(张赫凡)

(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

分享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