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周三都来村委会参加夜校国家通用语言培训学习,积极发言,老师说我进步很快,微信上发的务工信息我都能看懂了。”塔温觉肯乡东大罕村村民阿依尼莎汗说道。
近日,新疆博湖县塔温觉肯乡东大罕村工作队积极探索农牧民教育培训模式和方法创新,充分发挥转岗教师村干部作用,发挥行业优势,为“农牧民夜校”注入新活力。
“农牧民夜校”作为提高农牧民基层各族群众文化素质,提高农牧民实用技能和双语水平的重要抓手,在强基层强基础、争取和凝聚人心发挥重要作用,工作队依托农牧民夜校,组织群众每周三晚上参加双语培训,掌握农民的求学意向,引导农村群众通过培训尽快掌握日常生活和外出务工的会话基础,满足外出务工的语言交流需求。
东大罕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郭秀梅表示:“我们村里的‘夜校’和每周一升国旗一样已经成为群众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部分群众,在干部宣传政策时发现群众使用国家通用语言的能力不强,理解上有偏差,我们利用‘夜校’把群众组织起来学实用技术、学国家通用语言,这对我们落实好党委各项部署,引导帮扶更多群众积极参与村级活动中去,学习知识,提高致富技能”。
同时,东大罕村工作队结合“民族团结一家亲”联谊活动、家庭会议、扶贫日走访、脱贫攻坚、义诊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采取灵活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教学。坚持把群众按需、转岗教师专题授课、领导干部带头讲课紧密结合,用技术能手、致富能人、模范人物现身说法。用文体活动与集中主题教育学习结合起来,让群众学有所得,学以致用,切实将“夜校”当提高农牧民自身文化素质的“家园”。(罗荣云)
(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