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村庄,三个家庭,二代人的土地情愫 40年深耕,守望心中那片“桃花源”——讲述昌吉市榆树沟镇村庄里的故事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8-08-17 10:44:15
分享

40年,岁月流转,春潮激荡。从新疆天山北望,绵延雪山并没有阻挡住大地春潮在北坡这片广袤的冲积平原上浩荡奔腾。年复一年,用红、白、黄、绿等七色织就的大地画卷,如今,在这片土地上越发多姿多彩。昌吉市,这片北天山丰饶的土地上,在农业、农村发展的浪潮中,农民,就像是一朵改革大潮中激荡在最前沿的“浪花”,带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上下求索,讲述着一个个平凡而感人的故事。

近日笔者走访了昌吉市榆树沟这个农业大镇的前进村和榆树沟村这两个村庄,聚焦三个代表家庭,截取他们过去40年间从“‘包产到户’‘集约化种植’‘产业转型’‘村庄搬迁’‘回乡创业’……”历史长河中,两代人对土地的情愫和奋斗史。

前进村的“前进”之路

走进昌吉市榆树沟镇前进村,一栋栋干净整洁的农家四合院静谧而祥和。晌午的骄阳照射出的光线被村民穆生贵家那排枝叶繁茂的大榆树挡了回去……“幸福的日子是啥模样,就像那芝麻开花节节高!”穆生贵和他的老伴坐在树荫下一边摘菜一边倒出了心里话。

“全家齐上阵!”一段辛酸的农耕记忆。“阡陌交通,屋舍俨然,男耕女织……。”陶渊明描绘出的“桃花源”,竟然会在40年前,成为了穆生贵一家三代人心中刻骨铭心的心酸记忆。

七十年代末,一声改革的“春雷”划破长空。穆生贵,连同全村700余户2000多人的村民一夜之间成为了当地的“地主”。一场“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全景农耕图从此上演。

当时,村里每人分到了25亩地,穆生贵一家七口人一下子拥有了175亩地。“那时候要‘抢种抢收’!老人孩子都要到地里去忙,只要不误农时,老天眷顾咱、雨水足,就有个好收成!一年下来,种玉米、麦子、甜菜、番茄等不仅满足了全家人的口粮外和交公粮外,还略有结余。”穆生贵回忆当时的情形时说。 

有一年,全村番茄等农作物出现了大丰收,村里家家户户用马车、驴车、农用小拖拉机等装满了番茄,排着几公里的长队走出村外去卖。穆生贵硬是排了两天两夜的队,才把自家的番茄拉到了收购点,结果车上部分番茄出现了溃烂,只好倒掉一部分,其它的好说歹说才勉强卖掉。提起这段历史,穆生贵说:“好日子也不是天天有啊,赚一年赔一年,有个好年景不如有个好行情啊,产量提高了,卖不出好价钱还是赔本。当时村里有几户人家因买农资还不起欠下的贷款,干脆放弃种地外出自谋生路去了。”

1993年,二轮土地承包时,村里又重新划定了土地,每人分到了16亩地。穆生贵正上初中的长子看着天天辛苦的父母亲,决定辍学回家帮助父亲撑起这个家,不久,老二、老三也相继辍学回到了土地上劳作,老四干脆就参了军。1995年,他的二儿子穆建新东拼西凑花了10余万元买了台东方红“大马力”农机,全家人都靠这台“宝贝”没黑没夜的搞创收,日子渐渐有了好转。

“‘老把式’,咋就不会种地了?”2003年,村里召开“重要”会议,提出了叫“节水滴灌”的项目叫大家商量。“这是搞什么名堂,祖祖辈辈种庄稼,还没听说就靠埋在地里的几根水管子,滴滴答答的浇水真的就能种出好庄稼,瞎折腾!”这个会在村民们的七嘴八舌的质疑声中开的不欢而散。 

看来光靠劝说不行,还是眼见为实。当年农闲时节,村上组织部分村民代表外出进行了参观。“地原来也可以这样种!”这可开了眼!回来后,代表们个个都变得沉默起来。2004年,经过村干部与不愿搞节水的农户协调,进行土地调换后,在村干部、村党员和大多数支持搞节水家庭的带头下,昌吉市第一个节水灌溉项目落户前进村六片区。

产量是最好的裁判。实践对比,穆生贵家当年种植的番茄亩产达到了七吨左右,比节水前产量翻了一番,有的家庭亩产竟达到了近十吨。大家经过仔仔细细算账后,实施加压滴灌后,节水率达到了50%以上,节约化肥8%、节约农药9%、节约土地7%,仅这一项技术就给这个村增加收入近20余万元,全村农民人均增收100多元。

“老穆家的番茄出国了!”“老穆啊,听说你家种的番茄都出国了,外国人都吃上你家的番茄了,你啥时候也出国啊!”其他乡镇的熟人见到穆生贵总是和他搭上几句玩笑话。

事情得从2009年说起,当时村里有人传言说要搞什么“股份制合作社”。“搞什么合作社,是不是又要回到大集体的老路了?” 

为抵御农产品市场风险,2010年,镇上把前进村、榆树沟村、四畦村等6个行政村实行“抱团”共同闯市场,组建起了“民心专业化供销合作社。”合作社与6家企业共同出资在村里组建了第一家股份制企业——新疆果业集团有限公司。农户与企业从以前的买卖关系变成了合作关系,农民成了公司的合作者和经营的参与者。

2010年秋收在即,穆生贵一家种植的番茄红灿灿的铺满了田间,他背着双手从地里转溜了一圈回来后,不但不急着收,反倒告诉老伴要去城里去逛逛。“还不赶快收!别人家都没黑没夜的在地里抢收,你却还有时间进城去逛!”老伴着急的一遍遍地催。“加工番茄的企业就在村头的田间,地里的番茄再长两天成色会更好,急啥?”穆生贵非但一点也不急,还把老伴数落了一顿。有了龙头企业的带动,当年当地农户种植番茄达到了14万吨,生产的番茄深加工产品还远销到了俄罗斯、德国、法国。在企业带动下,全镇番茄面积增加到了4万亩,仅番茄收入就占到了该村农民人均收入的30%以上。 

2011年,村里又传出一件“大事”。“村里要办银行了……,会不会是向旧社会那样放‘高利贷’?”这下村里再次炸开了锅。

4月初,镇上的15位农民筹资800万元组建起了“民心农村资金互助社”,新疆第一家农民银行诞生。当地农民只要入股100元就能成为社员,投资存款可以分红。并且贷款手续简便,门槛较低,一般不出一周就能贷上款。随着一批农字号龙头企业和银行的相继入驻,人流、车流、物流让这个昔日宁静的小村顿时变得热闹起来。很快,不少农民通过贷款搞起了种植、养殖,有的还买上了大型农机具自己做起了老板。 

还是这片地,不一样的种法。穆生贵的二儿子穆新建看到邻村“胆大敢闯”的村民日子过得越来越好,再也坐不住了,和父亲商量后,决定承包土地自己当“老板”。“这事还得你自己决定,现在政策是变好了,种地和原来也不一样了。”穆生贵不知为啥心理却有了一丝惆怅。

2013年穆建新承包了村里的300亩地,当年种了100亩番茄,200亩制种玉米。他和镇上的果业公司和昌农种业实行订单种植,年底实现纯收入达到了30多万元。2015年,他继续种了200亩番茄,但在开花期时连续几天的雨水把番茄花打掉了大半,同时种植的100亩玉米授粉期又遇上了高温,年底一算账还是亏了本。“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吃一堑长一智,这两年他通过市场调结构,依托龙头企业带动,对土地的驾驭能力越来越强,每年都能从土地上收入20多万元。多年的摸爬滚打穆建新认为,“农户找到龙头企业就是找到了市场。龙头企业带领农户闯市场,农产品有了稳定的销售渠道,就可以有效降低市场风险,减少结构调整的盲目性。现在国家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对农业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在农村搞集约化、现代农业种植,大有可为。” 

如今,最让穆生贵“看不懂”的事一件一件接连发生,成千上万亩的农田,从耕种到收获全靠机械化作业,昔日全村全员齐上阵要忙一个多月的庄稼现在几天就忙完了,就连打药都用上了“飞机”,再说田里的事也帮不上什么忙,土地就让孩子们去“折腾”去吧。最让他自豪的是,现在村里的各种配套设施越来越完善,医疗、教育、养老等方面的福利越来越贴心,他们这个大家庭里终于有了大学生,他的孙女考上了内地一所大学,小孙子在市里的一所重点中学读书。他指着已贴满半个墙的孙子的奖状自豪的说:“我这个孙子从小就是学校班里的优等生,年年都领回来一摞奖状,现在日子越来越好了,可不能再苦了娃娃,一定要让他们上学长知识,现在就连种地都不能没有文化知识!”

榆树沟村:搬出来的新生活

当晨曦的第一缕阳光洒进昌吉市榆树沟新村,三三两两的人们从一栋栋多彩的二层别墅院落的大门里走出,就像一阵风从村里空阔的篮球场、健身器材旁、小游园边刮过,并很快消失在村头的产业车间里,顿时让这个小村立刻又恢复了宁静。谁曾想到,这座散发着现代气息的明星村,昔日却是异地整体搬迁来的贫穷村。

改革开放以来,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这还得从2000年前说起。当时昌吉市为发展工业经济,将榆树沟镇区域内34平方公里地带作为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发展区,城区的企业陆续搬迁到了这里。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如今这片区域挺立起了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随着园区的入驻,人流、物流、信息流很快让这片区域热闹了起来。这些年,因产业到来,悄悄浸润着生活在当地村民的观念并引起了这片镇域的一场大变革。

“人挪活,家搬富?”2003年,该镇决定将镇北的榆树沟村进行整体搬迁至园区附近。都说‘家越搬越穷!’那可是荒滩啊,兔子不拉屎的地方让我们咋活?搬迁后我们的生计如何保障、新村如何建、就业问题如何解决……

“搬!都说人挪活,树挪死。换一种活法!”2004年,村民马永贵一咬牙第一批签了字,领着一家老少7口人搬进新村住进了120平方的二层小楼内。可是没住多久,在这片光鲜的小楼内,却让他睡得越来越觉得不踏实了。马永贵看着家里老大不小的四个女儿,再想想地里繁重的农活,他打定主意后把自家的66亩地每亩550元的价格流转了出去。

搬来好是好,就是咋生活呀?得找个出路!当时,搬来的家庭中家里条件好的,有的买了车搞运输,有的进园区打工,有的开起了小饭馆。对于除了种地再没没啥技术的马永贵顿时陷入了窘境。

姐妹花,家门口创业。不久大女儿马静出嫁离开了村庄,重任就压在了二女儿马莉的身上,可没多久老二也出嫁了。随后的几年,马莉的丈夫买了一辆大车外出搞起了运输,几年下来不但没挣上钱还拉下了20余万的外债,这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顿时陷入了生活的低谷。2010年,二女儿马丽在娘家的小院里开起了小饭馆,虽然当时没挣下啥钱,但附近工厂里的工人师傅都夸她饭做得好,只要坚持下去,生意一定会火起来的。随着园区入驻的企业越来越多,来他家吃饭的客人也多起来。2012年马莉在村口租了一个沿街门面房并取名叫明月小马饭庄,在父母的帮衬下生意是逐渐好转,2015年她家的小饭馆为她创收达到了10余万元。几年下来她和她的丈夫不但还完了外债,还在高新区附近买了一套100余平米的商住楼。

马莉觉得,出去打工就得离开父母和孩子,在家门口创业,年纪大了的父母可以来帮忙还能给他们发一份工资来增加收入,最重要的是能照顾上孩子的成长。在她的影响下,她的妹妹马蓉去年也在附近开了一家黄面烤肉店,生意一直不错。今年,她的妹妹马蓉也在姐姐居住的小区内买了100余平米的楼房。这几年,这片区域已经陆续开起了30多家饭馆。在马莉看来,由于现在女人也能创业挣钱了,妇女的地位越来越高了。

如今,走进马永贵家的新家小院,一阵田园气息扑面而来。二层小别墅被一片绿色包围,门前搭起的乘凉的木棚上爬满了爬山虎的藤蔓,院子里的苹果树结满了果子,房前屋后茄子、西红柿、黄瓜等蔬菜郁郁葱葱长势喜人。院落里三角梅、美人蕉等各色花卉争相斗艳。除了现在天然气还没有入户,其他城里有的这里都有,再说在家门口就能挣钱,想想以前的生活,这才是家啊!马永贵的老伴说。

砸锅卖铁,走出去才是出路?在榆树沟村当了几十年村妇女主任的杨金芬看来,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供孩子们上大学!杨金芬家里的锅没有砸,但她的孩子个个都很争气,孩子们相继考上了大学,老大还成了全村第一个走出去的国家公务员。可是最让她操心的还是老四丁涛,好不容易上完了学,在城里找个工作多体面,却要回村创业过苦日子!

   提起当年的情形,丁涛眼睛湿润了。他说:为了我们兄妹四人上学,父母几年都舍不得买新衣服穿,尤其是过年时连卖肉的钱都没有,因为当时为了交学费,全村该借的都去借了。父母就是希望我们走出农门,不要回来种地了。2006年,丁涛说服家人买车搞起了运输,后又经营起了铲车、挖掘机,包工程等,短短几年就挣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100万元。2014年,丁涛在家门口成立了心连心劳务派遣公司,这几年,他的公司已转移当地劳动力1万余人次,并实现年利润30余万元。

提到回乡创业,丁涛说:“从小父母把农活的重任都揽在自己身上,让我们拼命地读书,就是想要让我们都能离开农村,不要回家种地了。走出农业才有出路?现在,国家对三农的政策是越来越好,村里一些年轻人选择外出打工,还不想回来从事农业种植,只有建好美丽乡村,让农业形成产业化走现代农业、智慧农业之路,才能真正把进城的打工的人们重新吸引回来。”

这两年,丁涛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在家门口的土地上带领全村创业。2016年,在当地住村工作队及村两委的推动下,该村成立了“榆众心联农牧专业合作社”,他任副理事长。当地村民通过每人3000元一股的股份入股合作社,很快就有102个村民成为了股东。2017年,合作社通过积极探索当地土地流转、“飞地经济”等形式,流转土地3500亩进行现代农业种植,当年年底入股村民每户分到了500元红利,这对于刚刚起步想在农业上想大干一番的丁涛来说却充满了信心。

从昔日落后的贫穷村到现在的美丽家园,新村蜕变的不仅仅是环境的优美,更难得的是像马永贵、杨金芬等这样的家庭经过不断的探索,在这片土地上都找到了一种安心稳定的生活方式。让农民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培养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像丁涛这样走出农门如今又回到农村依托土地,走农业合作社种植来增收的新型职业农民,让农民成为有奔头、有前景、有获得感的职业,探索农业未来发展模式的昌吉方案,目前已成为该市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上展现新作为的探索之一。

如今,走进榆树沟新村,白天村里已见不到闲人,这个拥有680余人的新村,现有200余人成为了高新区内世界500强、中国500强等企业的产业工人。下午下班吃过晚饭后,村里的篮球场上、健身器材边、文化活动室、小游园内人们开始聚集,丰富的夜晚生活在这里开始热闹起来。如今,村民们职业的双栖“多栖”,让他们有了稳稳的幸福感。(石洪川)

(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

 

 

分享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