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位于阿拉套山脚下的温泉县查干屯格乡米里其格村,一条条平整的水泥硬化路通向一座座安居富民房,一盏盏路灯整齐地矗立在道路两旁,绿化带里的花朵竞相开放,凉爽的山风将花香吹散在米里其格村的每个角落,整个村庄在远处雪山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宁静、美丽……
2016年底,米里其格村的59户156名村民全部实现脱贫,提前一年摘掉了“自治区级贫困村”的帽子。如今,村民走在发展果树种植、畜牧养殖、创办农家乐的致富路上。这些改变得益于我州全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这个村是我州脱贫攻坚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效的缩影。
各方面扶持脱贫
近年来,州党委、政府坚持以中央治疆方略和精准扶贫方略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脱贫攻坚工作各项部署,紧紧围绕总目标,将全面实现脱贫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全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
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州党委、政府积极推动扶贫方式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实施产业、就业、金融“三管齐下”精准扶持。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实施生活、养老、教育、医疗“四项保障”兜底扶持,并着力提升贫困村的基础设施条件和公共服务水平,全州脱贫攻坚工作迈出坚实步伐,脱贫户的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生产发展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如今,政策向扶贫倾斜、资金向扶贫聚集、项目向扶贫靠拢,我州上率下行,汇聚成强大的扶贫合力,有力推动扶贫工作连创佳绩:2016年退出1个区级贫困村、13个州级贫困村。据统计,我州有自治区级贫困村3个,自治州级贫困村20个,建档立卡贫困户8490户22145人。根据自治区2017年建档立卡再复核工作要求,2377户6128人标识为稳定脱贫、不再享受扶持政策,6113户16017人为继续巩固扶持和提高脱贫成效的人口。
多举措促进脱贫
在博乐市青得里镇夏布尔塔村耀中服装厂,制衣女工热西坦·艾木塔洪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快乐地工作着。她说:“我有两个孩子,家里的老人身体也不好,都需要我照顾,外出务工不方便,村里成立了制衣工厂,把像我这样的家庭妇女都聚集起来一起劳动。每个月有1000多元的收入,又能照顾家庭,我非常满意。现在我在工作之余还学习专业技术,提高工作效率,为厂子创造更多的效益。”
回顾过去几年自治州脱贫攻坚的铿锵征程,“举全州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一直是贯穿始终的主基调。坚持全面部署脱贫攻坚工作,细化工作任务分工,严格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坚持以上带下开展结对帮扶形成了具有博州特色的精准扶贫样板。此外,我州大力实施民生改善工程,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全面实施社会扶贫,深入实施党建扶贫工程,加大项目整合和财政扶贫投入,也为全方面推动脱贫攻坚提供政策、资金保障。
在各项扶贫措施中,自治州率先实现了保障各学龄段学生教育扶贫政策全覆盖。在落实好国家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的基础上,自治州出台每年给贫困高中生发放2000元生活费补助、贫困大学生发放5000元学费和交通费补助的政策。
2016年夏天,收到复旦大学录取通知书的贫困生巴根娜喜忧参半。一家人既为她考上名校而感到高兴,又为她的学费着急。正当他们一家发愁之际,州党委、政府迅速解决了巴根娜的学费问题,让她没有了后顾之忧。目前,即将进入大三年级的巴根娜学习非常努力,她对记者说:“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我不用为学费发愁,也不用为生活困难而分心,感谢党和政府对我的关怀和帮助,毕业后我会回到家乡,为家乡的建设发展出一份力。”
站在新的起点上,自治州继续将精准脱贫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在全面总结经验、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精准精细研究加强务实管用的举措。突出精准施策,因户分类扶持,在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生态扶贫、社会保障扶贫等方面打好政策“组合拳”。同时统筹整合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发展短板、抓好社会帮扶,推进合力攻坚。
乘风破浪,决胜在即,承载着全州各族儿女对美好生活的殷切向往,州党委、政府将根据中央、自治区的脱贫攻坚工作部署,围绕重点任务和薄弱环节,采取有效措施,在已实现整体脱贫的基础上,全力抓好已退出贫困村、已脱贫贫困人口脱贫成效巩固提升工作,加大对脱贫攻坚工作的资金投入,抓好各项扶持政策措施的落实,努力实现到2020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与全州各族群众一同步入小康社会的目标。(李强)
(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