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   >   本网专稿

阿勒泰地区可可托海打造红色教育基地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8-07-04 15:09:17
分享

阿勒泰地区可可托海打造红色教育基地

可可托海,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镇,却曾经同上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几大事件密切相关:苏联航天、中苏交恶、中国核爆、正在起飞中的中国宇航。

阿勒泰地区可可托海打造红色教育基地

阿勒泰地区可可托海打造红色教育基地

如今的可可托海,曾经熠熠生辉的稀有矿物质已海蓝宝石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取而代之的,是艰苦奋斗、为国分忧的可可托海精神,犹如璀璨夺目的红红宝石呈现在世人面前……

阿勒泰地区可可托海打造红色教育基地

阿勒泰地区可可托海打造红色教育基地

每个走进矿产陈列馆的人,无不为可可托海干部学院讲师付静的生动讲解而感染。伴随着一张张老照片,她铿锵有力、饱含深情的讲述,把人们渐渐带进了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1792年,一位名叫西斯尔丝的俄国学者进入阿勒泰,直到1910年不断有俄国人来此考察,但他们的共同之处是,都没有给中国留下一页资料。

1935年,前苏联得到新疆当局许可后,派出两支考察队在中国阿尔泰山区找矿。考察队随身携带多种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矿物标本,采用高价收购的方式鼓动当地农牧民帮助找矿,并最终确认可可托海三号矿的矿石最好、品位最高。苏联人的热情迅速集中到寒冷的可可托海,集中到日后闻名全世界的三号矿脉周围。三号矿基本是由绿柱石组成的矿区,它与世界著名的加拿大贝尔尼克湖矿齐名,是全球地质专家公认的天然地质博物馆。

资料显示,前苏联人把矿上采出的黑的、白的、红的、绿的发光的矿物,装车运往布尔津,进入夏季洪水期后,再用机器轮船顺额尔齐斯河而下,把矿石运到苏联境内。

前苏联人独营可可托海珍稀矿产的历史因新中国的成立而于1950年3月27日结束。此后几年的中苏合营,到1954年12月31日结束。1955年1月1日,按照两国政府公报,所有企业移交中国。

自此,中国迅速组织起对三号矿脉的研究。1958年,国家成立可可托海矿务局,三号矿脉开始转入露天开采,一直到1999年停产。

半个多世纪的挖掘,留下了一个巨大的坑,它长250米、深200米,边壁是便于卡车上下的盘山道,它是那么大、那么深。矗立良久,凝望着这样一个饱含了民族情感的工业遗迹,震撼之情溢于言表。

付静自豪地说:“可可托海的稀有金属无论是储量、质量还是种类,都是中国第一,世界少有。”

2015年,在可可托海“两弹一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授牌仪式上,一位外地游客在留言簿上写到:“可可托海,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来一次的地方。”

让我们来看以下一组数据:

1964年,中国偿还了全部外债,可可托海作出了巨大贡献。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所使用的铍来自可可托海。

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所使用的锂来自可可托海。

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升空,所使用的铯也来自可可托海。

目前,可可托海已发现86种矿物,如今,这些承载着共和国辉煌的宝贝被厚厚的玻璃罩在展台里——诉说着光荣的过去,昭示着光明的未来。有一块神奇的石头叫额尔齐斯石,是可可托海地质陈列馆的“镇馆之宝”,这块石头在额尔齐斯河畔发现而被命名,是1979年可可托海矿务局地质工程师韩凤鸣发现的新矿物,1983年经国际矿物协会新矿物命名委员会讨论通过,正式载入新矿物学手册。

阿勒泰地区可可托海打造红色教育基地

阿勒泰地区可可托海打造红色教育基地

可可托海是一段尘封的国家传奇。1976年之前,它属于保密单位,代号为“111矿”,完全不允许宣传,外界对它知之甚少。

那里曾是中国最大的稀有金属矿藏地,如今还有一座深达136米的地下水电站、700多位建设者的坟墓以及几代地质、矿冶、机械、水电工作者的青春,还有一份国防科工委的感谢信,泛黄的纸页上“为国分忧”四个字格外醒目,这封感谢信如今就陈列在展馆中,真实地记录着党和国家对可可托海人的敬意。

曾担任可可托海矿务局副局长的肖柏阳回忆说,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在国人的印象里,中国是靠整火车整火车的苹果、白菜、大米等还掉苏联那笔债务的 。

而当时正逢国家三年自然灾害,虽极度缺乏粮食但又不得不咬牙还债。经中央研究决定,以苏联急需的稀有矿产品来抵债,既可省下粮食缓解人民生活困难,又可加快还清债务的进度。

可可托海矿务局受命后,立即召开誓师大会,由200名青壮年和先进工作者组成采矿营,他们身背牛皮口袋,手拿镐头和铁锹奔赴采矿点。为保障任务顺利完成,局党委规定:“矿山工人每天6个馒头,车间工人每天4个馒头,机关干部每天4碗糊糊”。这是无声的命令,更是人格的感召,短短一句话却激励着几千干部职工铆足劲儿忘我工作。尽管入冬后的可可托海气温降至零下40多摄氏度,但大家只有一个目标,坚决响应上级号召,尽快完成偿还外债的艰巨任务,做一个挺直腰杆的中国人。

肖柏阳说,矿工们都住在“半地窝子”里,当时每家只有一扇小窗,在职工集体宿舍,40多人挤住在一间房子里,床铺如同货架般拥挤。大家饿着肚子勒紧裤腰带,用肩膀扛马车拉,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站在飞扬的粉尘中,用青春和健康作为代价,将采出的矿石交给苏联人。

可可托海人在几十年奋斗历程中孕育出的“吃苦耐劳、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国争光”的可可托海精神,是红色基因在新疆大地的生动写照。他们战极寒、斗酷暑,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用青春热血乃至生命完成了党和国家的重托,使可可托海成为名副其实的“英雄矿”“功勋矿”。

曾经有这样一种说法:三号矿坑闭了,可可托海完了。

但现在看来,那绝对是错误的说法,可可托海不仅没完,而且大有作为。

在2012年9月召开的全国资源型城市与独立工矿区可持续发展及棚户区改造工作座谈会上,在听取了可可托海情况介绍后,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克强同志对可可托海的历史功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指示各部委重视可可托海当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2012年11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可可托海工矿区综合治理工作专题会议纪要指出,可可托海工矿区资源枯竭后,原有模式下的产业结构单一、基础设施薄弱、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等诸多问题逐渐显露出来,加快可可托海工矿区改造转型已迫在眉睫。

2013年4月7日,国家发改委将可可托海工矿区综合治理列为国家独立工矿区一期5个改造试点之一,系新疆唯一。

如今的可可托海已是国家5A级景区,是世界地质公园、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景区内1931年8月11日遗留下的一条规模宏大的地震断裂带,是世界上极为罕见且保存完好的断裂带之一,有着极高的科考科普价值;中苏合营期间的老厂房、老设备,地下136米深的水电站……丰富的地质信息因不断解密,开始向世人展示几乎被遗忘的红色历史,三号矿坑当之无愧地享有“地质矿产博物馆”“稀有金属王国”之称,过往的人文历史唤醒了可可托海。

在可可托海“两弹一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授牌仪式上,中国航天基金会理事长、总装备部原副部长张建中中将说,可可托海是“两弹一星”事业的源头之一,是“两弹一星”精神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2015年以来,阿勒泰地区倾力打造可可托海红色教育基地,旨在更好地把可可托海精神转化为现实教育资源,切实加强新时期党员干部党性修养,让可可托海精神发扬光大。

2016年年初,30多位来自新疆有色系统的专家和老矿工们齐聚可可托海,探讨如何通过干部教育“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课题。

阿勒泰地区可可托海打造红色教育基地

2017年10月9日,阿勒泰地区可可托海干部学院正式挂牌。目前,这里已成为新疆党性教育主阵地和全国党性教育特色地。学院专题教学以《可可托海精神的时代价值》和《团结进步,共建各民族共同家园》为核心;现场教学以地质陈列馆、三号矿坑、“八七”选厂、地下水电站、阿依果孜矿洞等为基础;音像教学以观看《国家宝藏》《大山深处的坚守》《横空出世》三部影片为主线;激情教学以观看欣赏音乐诗话《共和国不会忘记》为抓手;案例教学以《做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为重点。

今年60岁的巴合提别克,是土生土长的可可托海人,他用了二十多年时间收集了上千件和可可托海有关的老物件。可就在今年1月,他却作出了这样一个决定,就是将他收藏的所有老物件都捐给矿区陈列馆。说起老辈人的艰苦,他深有感触:“可可托海的历史越挖掘越心酸、越挖掘越震撼。这段历史赋予了可可托海独一无二的人文记忆,希望人们能记住,三号矿坑出产的不只是矿产品,更是各族人民生死与共、用汗水和鲜血筑起的中国脊梁。” (闫永红)

(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

分享
标签: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