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   >   本网专稿

新疆 乌苏市:课堂进田间 “取经”在兵团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8-06-28 11:42:48
分享

为丰富农牧民夜校学习形式,不断提升村民参与学习、乐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连日来,自治区“访惠聚”驻三道场子村工作队把农牧民夜校搬进了第七师126团的田间地头,组织该村村民在田间地头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农牧民夜校”。

这次农牧民夜校由兵团第七师126团农业站站长唐海龙同志授课。通过现场给大家讲解棉花现阶段的管理技巧、相关技术和经验等,农牧民纷纷表示收获很多。

三道场子村种养殖专业户安红良说:“这次培训非常好,让我们都走出家门,现场学习别人的好经验,这些知识和经验都很实用,今年肯定会有个好收成。” 据了解,甘河子镇三道场子村是一个种植为主、养殖为辅的村,村民对种植管理等技术掌握甚少。

针对该问题,自治区访惠聚驻三道场子村工作队成员和乡政府、村两委班子三支力量结合逐步走访入户对每家每户的种植情况进行了解、梳理,每天利用农牧民夜校现场反馈、指导、解答,和村民们一起及时谋划、研判今年“种什么?”“怎么种?”“如何提高产量?”等问题,对缺少劳动力的村民进行结对子帮扶,使农牧民增长了信心。 同时,驻村工作队还按照村民“需要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不断拓宽农牧民夜校的形式,例如邀请本地种植业和养殖业专家、大户,现场教学、现场授课、现场咨询,组织村民、村两委班子成员一起去邻近兄弟县市、走进兵团沙枣种植、药材种植、牲畜养殖、棉花管理等示范基地进行现场交流学习等,逐步实现村民“被动学”变为“主动学”,调动村民的积极性,让村民们第一时间了解掌握最新的惠民政策,最新的管理方法。

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陆勇说:“考虑到村民发展产业需求和学习接受能力,我们充分利用好农牧民夜校这一学习阵地,坚持因人施教、因需施教的原则,努力探索“接地气”的农民教育模式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培训方式,让他们主动学,喜欢学,并能达到学以致用。(马灵)

(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

分享
标签: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