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   >   新疆新闻

新疆巴里坤县:“共享经济”助农增收

作者:张玉白 来源:新疆日报
2018-03-01 12:59:00
分享

原标题:巴里坤:“共享经济”助农增收

农牧民如何借助自身资源持续增收?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打出了“共享经济”牌,将有限的生产要素重新整合,产生了“1+1>2”的效应,为农牧民增收闯出了一条新路。

生产资料“共享”:开辟增收新路

2月7日,26岁的胡瓦提·吉恩斯别克在畜产品分割加工生产线上忙碌。48小时后,加工好的巴里坤优质羊肉将摆上北京市民的新年餐桌。

两年前,家住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花园乡头道河子村的牧民胡瓦提·吉恩斯别克还是个标准的贫困户,因为经济条件差,已到成家年龄的他连对象都谈不上,而今他已成为巴里坤健坤牧业有限公司的一名工人。“过去,‘一脚泥、一脚水’打临工,一年下来挣到的钱连像样的衣服都不敢买,现在有了每月3200元的稳定收入,过完年我就准备结婚了。”胡瓦提说。

胡瓦提不仅是企业的工人,还是企业的股东。2016年,在工作中看到企业发展前景的胡瓦提·吉恩斯别克把自己的10只扶贫羊“入股”到健坤牧业。

巴里坤健坤牧业有限公司是一家牛羊良种繁育、杂交育肥、屠宰、熟肉加工、销售以及饲草料加工为一体的综合型畜牧产业化公司。“贫困户以牛羊入股,补充公司流动资金,缓解了企业融资、流动资金紧缺的问题。”巴里坤健坤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学刚说,有了这些生产资料的协助,企业得以迅速发展,规模效应得以显现,产品陆续打入国内高端市场。去年,生产的成品牛羊肉实现销售产值达9000多万元。

贫困户牛羊入股,实现生产资料“共享”,不但缓解了企业的融资难题,也打通了贫困户的致富之路。2017年11月,胡瓦提和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2198户贫困户一起实现了脱贫摘帽。“1985户贫困户入股之后每年可以得到1200元分红。同时,符合条件的入股贫困户可以在这里打工,还可以在这里接受免费培训,学习养殖技术。”李学刚说。

“探索以财政扶贫牛羊作为农牧民股金,参股合作社或龙头企业,就是要让懂市场、会经营的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扶贫办主任陈晓龙说。

与“牛羊入股”不同,“土地流转,出门挣钱”成为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海子沿乡尖山子村村民时下常说的一句话。

尖山子村有数千亩耕地,因种植技术、农产品效益低下等原因常年撂荒闲置。2017年在“访惠聚”驻村工作队的协调联系下,村里分别与巴里坤泽西有机食品有限公司、广西北海一家中草药公司达成马铃薯和雪菊种植加工项目。130多户贫困户的1100亩土地以每亩400元流转给公司,同时,公司优先雇佣贫困户负责种植和管理,每月工资3000元左右。

“土地流转有效推动了土地共享下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解决了农民生产与市场需求高度对接的矛盾,为农民增收打下了基础。”尖山子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马滇汗说。

产销“共享”:把好产品卖向全国

“去年加入合作社,我就收入了5万多元,亩均5000多元。”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三塘湖乡瓜农吕树军说。

三塘湖乡是哈密市著名的晚熟哈密瓜基地。吕树军家有10亩地,但长期以来他既无法加大投入,实现高标准生产,也无法独自开拓市场。“每年只能在地头等客商上门,除去成本,好的情况下一亩地也就挣1000多元。”吕树军说。

为了解决瓜农们的难题,种植哈密瓜的蒋小兵把当地100多户农民联合起来成立了巴里坤小兵种植专业合作社,组成一个种植面积500多亩的哈密瓜生产基地。“合作社以保护价收购社员的产品,社员按合作社统一标准生产,生产资料由合作社提供,通过统一的购销渠道将产品销售出去,社员亩均最低收益都在3000元以上。”蒋小兵说。

吕树军算了一笔账,过去种一亩地自己要投入种子、肥料、地膜、农机等各项费用1500元左右,产瓜2500公斤,销售收入3000元,除去成本,利润1500元左右。“加入合作社自己只投入了劳力,收入却翻了几倍,比以前强多了。”吕树军说。

在合作社里,瓜农和经销商形成了紧密的共同体和产业链条,在这一链条下,经销商指导监督瓜农生产。瓜农和经销商实现了产销共享、利益共享。“去年合作社销售的15000箱哈密瓜,全部通过我们自己的电商平台以高端产品的方式,直接进入到全国各地的消费者手中。瓜农作为社员收入的大幅提高,实际上也是分享了销售终端的利益。”蒋小兵说。

“农户以土地加入合作社,让农户不再仅仅是生产者,而是参与哈密瓜流通经营,既降低了单个农民的生产经营风险,又让农民分享到流通环节的利润。同时,电商平台也让农民尝到了‘共享经济’的甜头。”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商经委副主任温斌说。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目前有30家企业、合作社注册了电商平台,带动3000多户农牧民,通过电子商务把95种名优农产品卖向全国。(张玉白)

分享

推荐